盘点历史,昏君社死(337)
【恰在这时,宋徽宗收到金军长驱直入、直逼开封的消息,惊得昏厥过去,醒来后半边身子都麻了,赶紧手书禅位太子。】
【就这样,在大军入境,北宋江山风雨飘摇的时刻,毫无担当的宋徽宗赵佶颁布罪己诏,将皇位与本属于他的责任都给了太子赵桓,即名气不下于其父的宋钦宗。】
镜中大幕拉开,上演了一出闹剧——
首先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是歪在病榻之上,脸色蜡黄蜡黄的宋徽宗赵佶,其次就是在床榻之前哭得死去活来的太子赵桓。
童贯与李邦彦一左一右,举着龙袍就要披在赵桓身上,而他一边哭一边挣扎,死活不肯接受禅位诏书。反倒是病榻上的宋徽宗严肃告诫:“你若不受命,就是不孝。”
赵桓疯狂摇头:“臣若受命,才是不孝。”
“……”
皇位都推来让去,好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水镜之外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傻了。
……他爹要是也这么“贴心”该多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就把皇位甩给他嘛。换作李世民,绝对不介意收拾这烂摊子。
……遗憾的是,这位宋钦宗似乎是与他爹一般的德性,不像是能力挽狂澜的材料。
他回过神,就见宋徽宗竟然召来了皇后,由皇后出面对太子赵桓大打亲情攻势:“官家老了,我们夫妇以后都要靠你了。”
太子赵桓却不为所动,一力推辞。
他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眼神都在说话。
——开玩笑,我爹吃喝玩乐这么多年,身体都没垮,我看他还可以再干二十年嘛!
而镜中的宋徽宗懒得再跟他磨磨唧唧,开口就让内侍把太子扶起来,带去福宁殿即位。就这样,赵桓仿佛一个可怜巴巴的人质,被“绑匪”们强行挟持,带往福宁殿。
水镜之前,无数平行时空的人都忍不住瞪圆了眼睛,欣赏着眼前这一幕奇景。有一说一,这样的世面大家还真没见过——
镜中的赵桓居然还在挣扎,死活不肯走,拼尽全身力道反抗,甚至差点就气绝。
……
“我的个乖乖。”刚刚干完农活的老百姓扔下了手中的锄头,“……这可是皇帝老儿的宝座,竟然还有人拼死都不肯要?”
旁边的同伴摇摇头,煞有介事地指点起来:“你懂什么?这大宋眼看就要完了,皇帝不过就是亡国之君。指不定就跟那话本子里似的,一杯毒酒一命呜呼呢?”
听到这里,捡起锄头的汉子倒吸一口冷气:“这么说,徽宗皇帝是在坑儿子?怪道说皇家无亲情,好歹是亲父子呢!怎地他败了家业,却要儿子替他喝毒酒哇!”
伴随着百姓的议论声,水镜之中的画面还在继续——苏醒过来的宋钦宗赵桓终究没有摆脱命运,被强行簇拥到福宁殿的他望着山呼万岁的朝廷百官,神情不甘又绝望,仿佛已经变成砧板上的一块鱼肉。
这一刻的他,自心底深处发出了足以令历朝历代无数皇子羡慕嫉妒恨的声音。
——这该死的皇位怎么就甩不掉啊?
镜中的仙人亦满含着笑意开口:
【换做别的太子,天降皇位可不得欣喜若狂?表面三辞三让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可赵桓的“三辞三让”怎么看都发自真心,仿佛传给他的不是皇位而是一口黑锅。仿佛他屁股底下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宝座,而是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
【不过,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办?】
【上位之初,宋钦宗赵桓强行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表现出几分天子的担当。先是听从太学生陈东请命,对蔡京、童贯等奸臣予以贬谪,又重用太常少卿李纲以抗金。】
【此时,金国也收到了宋徽宗禅位的消息,以为新君上位之后万象一新,大宋上下必然万众一心抗金。西路军还被拖在太原,东路军虽势如破竹却是一支孤军。凭太原一座孤城都能抵抗这么久,一旦汴京也是如此,孤军深入的东路军就悬了。】
【金军顿时有了见好就收的打算,犹豫要不要和地广人多的宋王朝继续死磕。】
【关键时刻,郭药师主动站了出来,极力劝阻退兵——他还不了解赵宋皇室的德性?如今新旧交替,别说众志成城,不自乱阵脚还差不多,就该趁势进军才对!】
【——郭药师的建议获得了金人的认可。毫无疑问,北宋王朝的命运因他而改写。无怪乎金国史官高度评价:“郭药师者,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也。”】
【当金国大军向着汴京一步步推进之时,打了鸡血的宋钦宗赵桓方才表现出他此生最大的勇气,下诏亲征,效仿宋真宗故事。不等他来真的,浚州失守的消息就传到汴京,消息传来的当天,夜漏二鼓(21~23点),已经成了太上皇的道君皇帝赵佶便“车驾东幸”,从通津门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