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G2729(161)

作者:郁华 阅读记录

贺嘉时的成绩很快传到了每一个贺家人的耳朵里。他们似乎没想到贺嘉时竟能考到一本线,纷纷懊恼起来,贺民不无感慨地说,“哎,他也算个聪明孩子,比他那个娘强。就是性格太差劲了,品行不行。”

贺军在一旁帮腔,“德行不行,考上大学了又怎样?这样的人,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

出成绩后,贺嘉时又随张志到了阿扁的装修队上报道。秦言本来也想与他一起去的,可贺嘉时却死活不让,说是实在太辛苦,怕秦言做不来。

秦言一皱眉头,“我怎么就做不来?你跟张志能干,我怎么就不能干?”

贺嘉时愣了几秒,“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你成绩那么好,做这种活儿,实在浪费了。倒不如看看能不能当个家教。”

于是,秦言真的打起了做家教的主意。

他们所在的小区是省实验的家属院,自然没人会请他这样一个刚刚高考完的大学生做老师,于是他印好了小广告,一大清早就去周边小区的广告栏里、电线杆上,楼梯口里张贴。

此时正值暑假,N市向来重视教育,秦言的高考成绩又颇具说服力,当天晚上就接到了几位家长的电话。

他一一加了家长的微信。接下了两个学生,一位学生是今年刚刚中考完的,准备预习新高一内容的准高中生,而另一个则是马上要步入高三生活的准毕业生。

秦言给家长发了自己在省实验的学生证和高考成绩的截图,并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给他们定下了各自的学习规划。

秦言的高考成绩虽然不错,可惜缺少经验,又是个学生,所以只开出了一小时五十块的价格。这样一来,每个学生一天上两小时的课,一周就可以赚到1000元了。

与家长定下时间和学习方案后,秦言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贺嘉时也在为他们的未来而努力着:现在,他已经在向装修队里的老师傅学习电工的工作了。等他出了师,能够独立承担改水电的工作以后,收入还会有提升。

他们的生活辛苦疲惫但却有奔头。他们都在为了离开这座城市而奋斗着,为自己将来的生活而努力着。

晚上,等他俩都回了家,有时会谈到未来的规划。秦言打算报考同济或是华师大。而贺嘉时则说,他对上哪所大学没有看法,只是希望能学点儿用得上的专业。

7月中旬,秦言填报了第一批次志愿,顺利被华东师范大学法律专业录取。而只比一本线高了几分的贺嘉时也填了第一批次志愿,不过没能录上,算是陪了趟跑。

对此,贺嘉时早有预料,等到下旬第二批次报考时,他填了几所上海的二本大学,最后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录取。

赵一鸣算是傻人有傻福,他超常发挥,最后录了北京交大的计算机系。

王丽莉则考入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德语专业。

人人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班里考得不错的好事之徒很快统计出来了毕业生去向。

不出意外,牛超去了清华,而最后代替秦言成为第二名的同学则进了人大。班里还出了南开、天大的、厦大的同学……

与贺嘉时向来不对付的老冤家刘东,则被第六志愿录取,考上了本省的一所二本院校。

没有毕业聚会、甚至没有彼此间的祝福,班群里弥漫着相互芥蒂的尴尬而微妙的氛围。

他们不曾共同为未来而奋斗过,他们只是被困在了同一间教室,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过。

不过,这样也好。

总好过虚伪的寒暄,做作的别离。

作者有话说:

人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第96章

N市一连闷热了几天,空气像是沾了水的塑料一样糊在身上,惹人厌烦。

乌云低低矮矮,仿佛伸手就能够到,正蓄势待发,累积着一场透心凉的暴雨。

因着大雨降至,贺嘉时早早回了家,天气太闷太热,他与秦言都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半碗凉面,就觉得胃里堵得难受。

秦言抬头看看窗外,心蓦地不踏实起来。索性放下手中备了一半的课,叫着贺嘉时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影。

刺目的闪电划破了晦暗的天际,静谧至极的几秒之后,窗外传来惊天巨雷,

秦言觉得胸口好闷,他趴在贺嘉时胸

身前,喃喃说,“要下雨了”。

还没等到窗外的暴雨声声,屋里便突然传来一阵接着一阵的,急促的敲门声。

贺嘉时有点烦,皱着眉头,嘀咕了句,“谁啊,这大晚上的,催命似的。”

他起身开门,接着,身形便突然滞住了,生硬地说,“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