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实业巨头(314)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虽然在美国那边住的都是五星级总统套房,但还是不如自己家里舒服的,特别是上个月,纽约市还迎来了一次大寒流,温度骤降20℃,差点将他冻感冒了。

“以后有了飞机,你来回美国就方便多了。”陈天福在旁边坐了下来,笑说道:“就是几个亿买飞机,这要是要香港知道,恐怕又是一场大新闻啊。”

“无所谓了,他们迟早也会知道的。”陈志文耸耸肩说道,那么大的私人飞机,到哪里都是新闻交点,陈志文也不在意,到了如今,已经到了他到处秀实力的时候了,手表、豪车已经算不了什么,这么大一架飞机,就是最好的无声证据,还有就是那一艘长80米的超级游轮了,不过游轮只是业余玩的,不可能全球到处跑,可没有飞机给人的震撼力。

“也是,还有一件事之前没告诉你,我想让你大伯来一趟香港玩玩,就是他的身份是国内的干部,来我这里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陈天福说道。

“应该没什么关系,我跟新华社那边说一声就行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那就好,其实要不是他不愿意离开国内,我倒是想将他们一家接到香港来。”陈天福说道。

“人各有志,大伯志在为内地老百姓服务,让他实现自己价值更重要,要不然,就算来了香港,也就是物质生活过的好一点罢了。”陈志文摇摇头说道,每个人都是应该有追求的,只不过大部分普通人因为生存压力想不了太多,只能为了赚钱而生存,但如果真的财富自由不缺钱了,但没有目标,那人生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之前在国内的时候,与大伯曾经交谈过几次,他能感觉到陈天寿是真的想为普通老百姓做一些事情,不说其他,至少想让老百姓不至于有一顿没一顿的,天天为粮食犯愁。

“是啊,我也跟他说过好多次了,他就是死活不愿意,之前也不太肯来,说自己怕被香港的花花社会给迷住了。”陈天福笑了笑说道,这半年时间,他其实也去过内地几次了。

“不来香港,怎么才能知道香港的好呢?”陈志文笑说道:“让他见到香港的花花世界,才会知道这就是以后国内追求的目标。”

“你这想法的角度倒不错。”陈天福点点头说道:“那我晚上打个电话过去,就是不知道他那边工作能不能走开一段时间。”

“放心,走不开也自然有其他人能干,你以为我们在那边的投资是白投的啊。”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自己老爹其实还不太清楚,如今的国内,对于能够赚外汇的企业,是有多么的重视,改开之后,想快速发展经济,大量设备需要进口,大量人才需要送到海外进行学习,这需要海量的外汇资金,以国内出口的那点资源,根本就不够,而且因为不敢迈大步子的原因,国内政府还拒绝了法国提出的高额贷款。

虽然目前他在国内的投资,包括蛇口、天津、燕京的一共加起来也才月出口五六百万美元,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很多没有资源的省。但这其实还只是开始,国内的一些专门对外的部门,是知道陈志文在电子、零售方面的影响力的。

“对了,有一件事差点忘了告诉你,你大伯他被调去燕京了,而且几个岗位让他选择。”陈天福又说道。

“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去燕京的话也好,以后我们去内地也方便一点。”陈志文笑说道,国内的意图,其实大家都知道。

“还有一件事,有一次我去内地,一些其他身份的官员也找到了我,说想让我们也去投资绒类加工厂这样的企业,我当时也没在意,现在才想起来,你有没有兴趣?”陈天福又问道。

“这个再说吧,估计过段时间我还会去一趟内地。”陈志文想了想说道,绒制品在欧美其实还是很畅销的,而且还能卖个不错的价格,特别是国内的采购成本远低于国外,其中的利润还是挺高的。

不过,所谓的利润高,也不过一个月几十万美元左右,星河贸易自然不怎么在乎,但对国内就不一样了,原来鸭鹅身上的绒毛也能赚外汇,这对于正在想方设法赚外汇的国内官员来说是一条最简单的路子了,只不过他们没有外销的渠道。

“那也行,你看着办吧?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好处,又能帮助国内赚外汇,还能给普通人多一点收入,一举三得的生意,能做还是多做一点。”陈天福点点头说道。

“放心,这个绒毛生意,不过是未来我在内地投资的九牛一毛罢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去年,他的主要资金都在黄金市场,内地刚刚改开,很多政策还未开始,也不适合大规模投资,海外资本皆是以试探性的方式进行少量投资,就陈志文投资的几百万美元(蛇口除外),在去年一年中估计都算规模比较大的了。

而现在,黄金期货的大量回报已经到账,加上经过一年的时间,国内对于外资投资方面,也算有所了解,对国际状况也清楚多了,也会更重视外资的投入,特别是港资,这就给了自己很大的机会了。

“那也好,不过你也不要强行投资,至少能够回本才行,不然也根本持久不了。”陈天福说道。

“放心,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投资亏本的。”陈志文颇为自信的说道,80年代国内的机会的确比不上90年代,但仍然有很多黄金投资,而这个时候也是国家缺乏资本以及海外资金不太敢入场的时间段,后世的历史证明,在这个时候投资的,后面基本上都是不知道血赚了多少倍,很多都是有钱也拿不到的项目,而且也是实实在在能够帮助国内发展的。

……

第二天,陈志文来到了和记大厦,同时,星河、九龙仓集团的几位高层也来到这里,专门召开一次关于香港本地业务的高级会议。

“各位,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是我代表和黄与星河集团,给各位的一点心意,感谢各位这么多年来,为公司的贡献。”会还未开始,陈志文便笑着说道,同时,一名助理将带着名字的信封一个一个的交给了现场所有人。

众人接到信封,却因为现场的环境,没一人打开里面是什么,见此情况,陈志文说道:“各位打开看看吧。”

老板发话了,所有人也就打开了面前的信封,里面是一张支票,不少人表情都有些变化,显然一份意外之喜了。

“好了,那就正式开始会议吧。”陈志文接着说道,如对好市多的高层一样,陈志文也给香港这边的高层一些奖励,不算很多,大概也就能在香港买一套还可以的房子。

除了星河与和黄,美的与红牛也是一样,乃至于所有公司旗下的所有员工,都会获得额外2-3个月的工资数额的奖金。不过即使如此,这些奖励也不过是最近利润的九牛一毛罢了。

会议正式开始,目前的和黄与星河,仍然执行当初陈志文制定的发展规划,以地产业为核心,全力发展旗下自有的地皮,以及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但都是追寻的短期项目,以图实现快速的资金周转率。

在如今地产市场正在巅峰向上的时期,就是个傻子,只要胆子大,都能赚到钱,甚至比那些辛辛苦苦做实业的要赚的多的多。

在拥有资金、陈志文给予足够信任的情况下,两家公司去年一年获益丰厚,和黄净利润超过4.7亿港元,星河地产获益2.1亿港元,至于星河贸易,成绩则更是显眼,凭借着全球数十家大型连锁超市,整个1979年,星河贸易获得的订单超过了百亿港元,净利润也高达4亿多港元。

九龙仓则要差一点,毕竟刚刚被收购,前期的主要精力也是在完善海港城的兴建,而在79年初海港城开业后,九龙仓也开始将精力投放到开发自己旗下地皮,大半年的时间,获利也在1亿多港元之上,只不过之前海港城的建设欠了不少贷款,这笔钱主要还是用来还贷,以及为1980年的项目做好准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