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青梅竟是名门贵女+番外(26)
如今柳闻安已是太医院的院首,深得梁帝和一众宫妃的器重。只要是他当值,宫中那些贵人们必定都会指名让他过去。
柳闻安为进殿后,为梁帝切了切脉,又问了几句话之后,才诊断道:“陛下的身子并无大碍,只是近来过于操劳,又恰逢季节更替,气候多变,这才会时常觉得有些头晕,气血不顺。微臣这就为陛下开个方子,陛下也要多注意休息,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梁帝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医术,朕还是相信的。只是这朝堂之中有真才实干的人还是有些少,一个个的都不知道为朕分忧,安心静养,谈何容易啊。”
一听梁帝这话,柳闻安立刻警觉了起来。梁帝这无缘无故地说起政事,不知是何用意。都说伴君如伴虎,此刻他也不敢胡乱说话,以免惹祸上身。既然梁帝没问他,那他也可以不回答。于是他面带微笑,一言不发,静静地等梁帝的后话。
梁帝见他不出声,便知他是个谨慎的性子,也不打算为难他,自顾自地往下说道:“好在春闱刚刚结束,又新出了一批进士,给个机会让他们历练一番,或许其中还有可造之才。对了,朕隐约记得,新科榜眼是你外孙?”
“回陛下,确有此事。”柳闻安颔首回道。
梁帝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赞赏之情,“朕对他印象不错,文章针砭时弊,说话有理有据,样貌也很俊朗。听闻他父亲在京卫指挥使司任职,没想到一介武将,竟也能教出榜眼郎,柳卿真是好福气啊!”
柳闻安有些惶恐地回道:“陛下谬赞了。主要还是这孩子有自己的机缘,又肯努力,才能有今日的成绩。”
“哦?机缘?”梁帝挑了挑眉,“朕倒是有些好奇,是何机缘?”
柳闻安回道:“那孩子自幼便和梁国公家的二公子投缘,时常一块儿玩耍。后来他随着陆二公子入国子监念书,有幸得郭祭酒指点过几回。前些年随父母回乡守孝,恰好住在隔壁的便是扬州知州,又将他推荐给了扬州城内的白石先生,这才没有耽误学业。”
梁帝越听越有兴趣,“白石先生……可是曹俞?”
“回陛下,正是曹大学士。”
其实柳闻安听说此事的时候,也很是震惊。能得郭祭酒指点一二已是大幸,谁能想到裴湛竟还能拜入曹俞门下。要知道曹俞乃当世大儒,虽然已经辞官隐退十数年,可当今朝中清流,却有多半是他的门生。
“朕当初还一直挽留曹卿,让他留下来教教朕的皇子们,可他却执意要回扬州颐养天年。没想到柳卿倒是比朕有福气啊。”梁帝这话,竟让柳闻安听出了几分羡慕的意思。
只是这话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宫中皇子都不得曹俞指点,可这好事却偏偏让裴湛给撞上了,谁知道梁帝这话是真羡慕还是在阴阳怪气?
于是柳闻安又解释道:“说起来还是运气好,若非那位住在隔壁的知州引荐,小女一家也不可能认识曹大学士这样的人物。”
言下之意便是一切皆为偶然,他们裴家小门小户不值一提,全靠运气好遇见了贵人。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梁帝也明白他的意思,便没再继续追问,闲聊了两句后便让他走了。待他离开之后,梁帝问起一旁的内侍李公公:“裴湛的父亲,如今是什么职位?”
“回陛下,裴大人自前年结束丁忧期回京复职后,便升了指挥同知。”李公公回道。
梁帝若有所思道:“朕记得,京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使已经空缺月余。你让吏部查验一下,若是裴英没什么大问题,便让他任指挥使吧。”
李公公点头应道:“是,奴才这就去办。”
梁帝在桌上的一种奏章中,又翻出了新科进士的名单,细细地看了一遍。
如今各处都紧缺官员,是时候培养一批新人了。
--------------------
来啦!求收藏求评论!
第13章 折梅赠远
=========================
宴会结束后,裴湛回到屋内,准备给沈云舒写信。只是提起笔来,却又将笔给放下。
按照沈云舒的性子,恐怕一听说他中榜眼的消息,便会写信过来。或许半个月后,就能收到她的信了。
不如到那时再给她回信。
半个月后,沈云舒的信果真在裴湛预计的时间送达了。
拆开信封,一根巴掌大的树枝随着被抽出的信纸一起掉了出来。裴湛拿起来一看,竟是梅树的树枝,上面还有三朵梅花。
裴湛立刻就想到了一首诗。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诗还是他教给沈云舒的。当初沈云舒好不容易愿意静下心来学诗,每天拿着本诗集就跑来问他,这首诗便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