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可能不是人(223)
县学不仅不收费,而且每个月考试优秀的学子还有钱可以拿。
廖明坤经常可以拿到这笔钱,冬旭就算了,排在后排的位置,对于这些奖励就不需要想了。
学子服是两套换洗,冬季的话,会在外面多一层夹袄。
入学的话,县学会送一套文房四宝,但是纸张不多,就是最普通的纸给了半刀。
大岳朝的一刀,数量是七十张。
半刀纸就是三十五张,但是也不少了,出去买,一刀纸也要不少钱呢。
寒江楼光是这些手续,物品领取就花了两天时间。
四月初八他们这批学子正式入学,而四月初六,冬暖在县城的铺子正式开业。
小店开业,也还算是热闹。
毕竟苟清韵可是以入股了,所以开业当天,她挑了接近正午的时候,坐着马车过来,马车在门口停了一柱香左右的时间,然后才离开的。
冬暖小店里那些精雕木件原本就十分容易让人看花了眼。
门口处挂着的那把盛放牡丹的油纸伞更是让人忍不住的回眸。
七十二骨的油纸伞,做工精致,伞骨结实,就算是来场大风,那伞似乎都吹不断似的。
纸面更是处理的特别好看,用的是上好的宣纸,处理之后,纸张瞧着细腻丝滑,刷过桐油之后,那纸张在阳光下,似乎都开始反光了。
伞好看,木件又精致,县令府上的千金还特意来坐了一会儿,这像是一种信号。
原本对于这家店还有些想法的人,如今也都小心翼翼的收回了自己意图搞事的脚。
“这家店,背景有些强啊。”
“真没看出来。”
……
有人悄悄议论,有人暗中观察。
冬暖听到了也假装自己没听到。
县城里,县令最大,能傍上这个背景,别人就算是有想法,也得憋着。
再者,自己在县城这边,其实竞争对手也不算多。
开业第一天,因为有油纸伞为招牌,倒是吸引了不少的顾客。
进店之后,那些漂亮的竹制笔筒,摆件,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些午休的学子,悄悄绕过来,就是为了看看笔筒,看完之后,就忍不住掏钱。
贵的一百多文,便宜的几十文的也是有的,他们也掏得起,索性就买了。
冬暖的店,申时末左右就闭店休息了。
冬执忙了一天,在那位管事的带领下,也学习了不少。
他原本就跟着冬三春学了不少市井技巧,如今再学些专业的,两相齐进,进步的很快。
这一天忙下来,他都应付下来,而且还游刃有余的样子。
晚上盘账,是冬执跟管事的一起。
“今天笔筒卖的可真好啊。”管事的看着笔筒销售数量四十多,忍不住轻叹一声。
虽然说这是因为新鲜,因为开业第一天的原因,但是卖出去就是真的。
冬执在一边也不住的点头:“就是啊,这个雕的辛苦吗,东家?”
冬执如今已经不唤暖丫了,而是直接唤冬暖东家。
冬暖早早就做了准备,听冬执问起来,摇摇头道:“不算辛苦,咱们还有很多存货。”
冬暖为了县城这家店的开业准备了很久,油纸伞,笔筒都准备了不少。
如今镇上那边,笔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倒是县城这边,市场还有很大的缺口,可以多搞点。
“木簪子卖的也不错。”管事的觉得,如今这两个算是店内销售的关键。
冬暖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题外话------
可爱二更
>
第276章 彼此皆忙碌
开业第一天,营业额不错,冬暖颇为满意。
寒江楼这两天准备入县学的事情,冬暖没让他来帮忙。
等到初八的时候,寒江楼正式入学,冬暖驾着马车送到县学大门口。
县学的位置,稍稍偏一些,在县城郊外的半山腰那里。
取的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被世俗打扰的清静之感。
其实位置不算远,距离冬暖的庄子还挺近的,估计赶着马车,一柱香左右就能到了。
县学占地很大,冬暖这样的家属,最多只能送到大门口,没有学子的木牌证明身份,家属很难进去。
特别是女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据说县学里,连做饭的厨子,帮工都是男子。
说是寺庙也不为过,据说是为了让学子安心读书,别被世俗所扰,所诱之。
县学这边,每旬家属可来探亲一次,同时放半天假,进行笔墨用品采买,每月底放一整天假,休息调节一下。
“我十八的时候,来看你。”冬暖算了一下,每旬一次的探亲假,小声开口。
这会儿门口可不止他们一家,还有很多人呢,他们混在其中并不显眼。
如果冬暖是闲在家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寒江楼倒是无所谓她什么时候过来。
只不过,如今冬暖很忙,店铺,庄子,还有最近刚兴起的念头,要搞厕纸。
小姑娘太忙了,寒江楼十分心疼她:“如果太忙的话,不过来也没什么,用不了多久就放假了。”
距离月底,也不过二十多天嘛。
寒江楼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声音温和。
冬暖也不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时间,所以没把话说死了,乖巧的点点头:“嗯,听你的。”
话是这样说的,心里却在盘算着,尽可能的抽出时间来。
如果每旬一次的探亲假不来,自己每个月就只能吸一次丹。
总觉得亏得慌!
“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记得让人捎信来,如果缺钱了,也跟我说。”寒江楼总有自己的办法赚钱。
抄书是小头,更多的还是通过自己上辈子知道的很多事情,帮其他人一点无伤大雅的小忙。
贵人们不缺钱,随随便便甩手就是几百两银子,来钱比较快。
当然,一些比较恶心人的事情,寒江楼就算是知道,也不会为了钱,而违背自己的原则还有良心的。
冬暖对于寒江楼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并不多问。
就像是自己是个竹子精,这是个秘密,寒江楼应该也有自己的秘密。
她相信自己的感觉,寒江楼就算是在有些小事上面,不肯多说,但是也不会骗自己。
两个人告别之后,寒江楼正式踏入县学,开始自己的漫漫求学路,而冬暖则是回铺子里开始忙。
盯了十来天,冬执差不多可以上手之后,冬暖就把自己的工作场所,搬回了庄子。
有管事的带,也不怕出了什么问题。
那位管事的还能多带两个月,依着冬执的学习能力,跟着专业人士学两个月还学不会,那冬暖可就不打算再用他了。
四月十八,冬暖带着点心,还有笔墨之类的物品去了一趟县学。
寒江楼初入县学,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最近确实很忙,冬暖来的时候,寒江楼正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看书。
冬暖特意挑的午休时间,结果发现寒江楼在吃馒头。
“怎么只吃馒头?”冬暖并没有进去,而是寒江楼出来。
他倒是想把馒头放下,又怕放到哪里,不注意再被人扔掉了,浪费就有些可惜了,所以带着馒头急匆匆的出来。
听冬暖问起来,寒江楼还有些不好意思:“书没看完,来不及吃饭。”
县学的节奏要比普通的私塾之类的地方,快很多。
寒江楼如今已经在飞快适应,只不过今天看的这本书很有意思,对于他助益很大,所以他暂时没顾得上去吃饭,去食堂带了两个馒头就出来了。
因为太忙了,他一时都忘记,今天是十八,家属可来探亲了。
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好在他虽然时间紧,但是到底还是收拾过了,不至于过于邋遢,再加上县学里,也不允许学子过于邋遢,每天早上都会仔细的收拾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