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可能不是人(222)
那家书肆也很会做生意,这会儿已经把二楼开放给学子了,只要付了银子就可以上去。
冬暖也没反对,跟着寒江楼一起过去。
付了银子之后,他们也上了二楼。
只不过,书肆没有特意的雅间,他们进去,也只能站在窗边去看。
有些学子抢不到茶楼的位置,便挤到这边来,所以二楼人也不少。
冬暖也知道,自己这张脸,如今越发的勾人,所以出门戴着薄纱幕篱。
其实今天晚上出行的女子也是有的,毕竟是府城出了名的学子们的诗会,自然有慕名而来的姑娘家。
所以,冬暖在这其中,看着也并不显眼。
寒江楼挑了一处窗口,那里只站着两位年轻的学子,见他们过来,还客气的稍稍让出了一点地方。
寒江楼拉着冬暖凑过去,石竹跟石耳在身后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不远处的诗会,如今正进行着,几位穿着学子服的书生,正举着茶杯,时不时的会念几句诗,然后其他人应和着叫好。
冬暖正听着热闹呢,忽然站在他们身边的两位书生中的一位开口了。
对方相貌一般,看着十分老实的样子,开口的声音,却是低沉悦耳的:“曹公子确实文采斐然,可惜了,没机会跟对方当同窗。”
另外一位书生,听他这样说,忍不住笑着摇摇头道:“就能算是能进府学,咱们怕是也没办法跟人家在一个班上,人家在天字班。”
“也是,不过能在一个府学也不错。”
“不过,曹公子确实差了些运道,险些就小三元了,结果院试之前偏偏生病了,没办法下场。”
“所以,锻炼身体很有必要。”
……
两位公子旁若无人的讨论起了其中一位公子,据冬暖观察,他们说的应该是,此时诗会那几位学子中的牵线人。
对方坐在c位,被其他学子围着,他每每一开口,应好声最多。
虽然说夜色很暗,但是周围灯笼的光线还不错,再加上冬暖的夜视能力也不错,所以可以看清楚,他们口中的曹公子,年纪不大,与寒江楼差不多。
至于长相?
不同于寒江楼长相中带着几分狂野,对方天生长着一张儒雅的书生脸,说话微笑,都给人一种如玉公子的感觉。
长相不算是绝佳,但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举手投中之间,颇带着几分贵气与优雅。
这让冬暖猜测对方的出身,而寒江楼很快贴近了她的耳边,小声解释了一句,也证实了冬暖的猜测。
寒江楼小声说道:“曹公子是知府大人府上的公子,是嫡出。”
人家出身好,起点本来就高。
所以,就算是中了小三元,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可惜,身体不争气,或者说是差了点运道。
不过,人家能连中两次案首,就已经说明了实力,就算是没中小三元,以后只要不浪,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
“嗯。”冬暖轻应一声,倒是没说什么。
隔墙有耳,他们说多了,传到曹公子的耳朵里,也不太好。
寒江楼自然也明白。
诗会进行的如火如荼,不过寒江楼丝毫没有去结交朋友的意思,全程围着冬暖转。
对此,冬暖还劝了几句。
结果寒江楼都以:“陪着暖丫最重要”为由,拒绝掉了。
寒江楼不愿意结交,冬暖也不想强迫他,所以没看一会儿,便直接示意回去吧。
大晚上的,与其留在这里看人做诗,还不如回去睡觉。
养足精神,明日好回去干活。
四月初六,县城的铺子就开业了,冬暖是真没多少时间在府城这边浪了。
寒江楼自然没反对,陪着冬暖回去。
之后的繁华与他们无关,一夜好眠。
第二日,天气依旧不错。
四个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准备回去了。
石耳和石竹坐在马车外,马车里的位置,留给了寒江楼和冬暖。
路上免不了要买些东西的,特意路过几家有名的点心铺子,冬暖示意石耳过去买些回来。
石耳停下马车,去点心铺子买东西,冬暖探头出来看了两眼,然后又放下了帷幔,小声嘀咕道:“我怎么觉得有人在看我。”
冬暖之前在隔壁的蜜饯店买山楂条的时候,就探过头,那个时候,就觉得似乎有人在看自己,但是她坐在马车里,视野有限,四下看了看,也没看到可疑之人。
再加上,自己在府城又没有认识的人,谁会看她呢?
冬暖不解,只不过,这次探头出去,又觉得有人在看自己,这让她忍不住怀疑,难不成自己的感觉,还出了问题?
------题外话------
可爱二更
第275章 店铺开业
冬暖没多想,很快收回目光,石耳买完东西回来,他们就驾着马车离开了。
而在刚才冬暖他们马车停下不远的酒楼二楼,一扇窗户虚虚掩着,站在窗后的年轻公子,轻轻的摩梭着手中的茶杯,眸中带着几分说不清的意味,开口的语气也含糊不清:“皎若明月舒其光。”
身后跟着的一个书童,两个仆从,书童没听清楚声音,不由出声询问:“公子可是有什么吩咐?”
两个仆从之一的方脸,想了想之前公子往楼下注视的目光,再一想,楼下马车里的惊鸿一瞥,眼珠子一转,小声问道:“可是要奴去查下那位姑娘的来处?”
摸着茶杯的年轻公子,轻轻的乜了一眼那个开口的仆从,微凉的眼神,惊得仆从缩了缩脖子。
见此,年轻公子轻嗤一声:“多事。”
仆从和书童都吓得不敢说话,就在这个时候,雅间门口传来爽朗的笑声:“抱歉曹兄,来迟了,来迟了!”
说话间两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推门走了进来。
曹公子轻轻点头,客气的笑了笑:“刘兄,蓝兄。”
已经在回县城路上的冬暖,对此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有人为了避开她的目光,推了憨憨的书童趴在窗前假装看风景。
对于那个看起来,一脸老实的书童,冬暖也确实没想太多。
一路回了县城,寒江楼需要忙起来,因为还需要准备入县学的事情。
此番响水县有二十多名学子书考入县学,二十多名,按成绩,可以分成两个班。
寒江楼在这里面,算是成绩相对比较好的。
毕竟在府试中,可以排在二十多名的,险些进入府学的嘛。
县学这边也给出了足够的重视,各种手续之类的,也都办的十分流畅。
包括入学之后,睡的宿舍,也都先征询过了寒江楼的意见,问问他想跟谁一起。
县学的宿舍条件不错,虽然房间不大,但是也是配了床和书桌的,再多的活动空间就没有了。
所以,一个房间是两个学子在住。
寒江楼倒也没特别挑,只选了个跟他关系还算是可以的,人品不错,也比较好相处的李姓学子。
对方成绩也可以,排在三十多名。
在他们县学来说,也是前十的成绩了。
对方对寒江楼印象也不错,县学这边一安排,对方也高高兴兴的应下了。
府学和县学,属于官方办学,接收的都是成绩较好的学子,所以不管是学费,还是伙食费,住宿费,都是不收钱的。
县学有自己的收益来源,一方面是官府这边每年会有银钱拨款,另外一方面,县学自己在城外也包了田地,每年租出去,收租子钱,也可以获得不少的收益。
总之,各地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
不过,也仅限于这些不收费,平时的笔墨,书本,都需要学子自己买的。
对于读书人来说,束脩其实不算贵,一笔交下去,一年都解决了。
贵的还是笔墨纸砚这些,毕竟是消耗品,特别是纸张,如果写的文章多了,那消耗的速度可快了,花费的自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