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砂(29)
外头的寒风依旧凛冽,时辰愈晚,天色愈发阴沉了起来。
寒风吹得两人身上的大氅猎猎。
这般阴沉的天,就连宫城里的琉璃瓦似乎也比以往要黯淡了几分。
林青筠看着走在自己身前那抹窈窕的绛紫身影,眼眸幽深,不动神色大步跟在她身旁。
宫城里不允车驾,马车只能停在正阳门前,孟红蕖和林青筠需得步行往里去。
远远瞧见了他们二人的身影,有引路的小太监殷勤地过来了,脸上带着惯常谄媚的笑。
扬了扬手里的拂尘,小太监弯腰伏地行礼,掐着一把尖嗓:“奴才见过昌平公主,见过驸马爷。”
“起来吧。”
孟红蕖声线淡淡,未曾给地上匍匐的身影半分眼神,拢了拢身上的大氅,目不斜视朝前走着。
那小太监言了声谢,起身胡乱拍了拍膝沾着的灰尘,又匆匆赶在孟红蕖身前,把人往太明宫的方向引去。
只是孟红蕖在宫里多年,对这宫城再熟悉不过,这路带与不带,实则没甚紧要的。
太明宫里头,有三三两两的小宫女一直进进出出,见到来人,皆恭恭敬敬行礼称一声昌平公主。
与外头北风呼啸的萧瑟之景相比,太明宫内显然要热络得紧。
屋外的天阴沉,太明宫内却是一派金碧辉煌之景,各处皆点灯燃蜡,全然不见一丝冷清的模样。
炭火燃得很足,门窗各处皆换上了厚重的帘子,一丝寒风也吹不进来,一股股暖意从地板处升腾而起,恍惚间还让人以为又回到了日暖风和的四月。
能听清里头热络的谈话声。
间或有几声爽朗的妇人笑声从其中传出。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孟红蕖从容踏着的脚步一顿。
她尚年幼之时,曾每日都盼着能在椒房殿里听到这般爽朗的笑声。
但她从没能等到那人过来。
奶娘说,只要乖乖听话,那人就会过来了。
但她没来。
孟白兰说,只要不拘礼节任性做自己,那人就会过来了。
她依旧没来。
再后来,她长大了,知晓了椒房殿的宫女为何总在背地里偷偷叫她灾星。
她再也不想着让那人过来了。
那人不来看她,正好,她也不稀罕了。
握着手炉的手微微用力,指关节隐隐泛着一层苍白。
这么多年了,孟红蕖还是有些害怕见到张菀青。
怕张菀青真会如同梦里那般,指着她的鼻子,唤她作灾星。
视线转到了佩环手上拿着的嵌金檀香木小盒。
里边装着的是她这些天来抄写的佛经。
看到佛经,心里似乎又隐隐添了些底气。
深吸了一口气,孟红蕖面色恢复如常,跟上了前头小太监的步伐。
察觉到孟红蕖的异样,林青筠的步伐却稍稍慢了下来,盯着前头孟红蕖的背影,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小太监恭恭敬敬将人引到了正殿。
“昌平公主到——”
尖细的嗓音在殿中回响。
正一道闲话着的众人皆止住了话头,打量着来人,一时是神色各异。
殿中谁人不知孟红蕖嚣张跋扈的名头?
或是好奇,或是八卦,或是厌恶,各式目光一时皆聚在了孟红蕖和林青筠的身上。
殿内一时寂静。
众人只是间或与身旁的人交换一下眼神,心中各有思量。
是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好在孟红蕖早已习惯了这般场景。
她面上一切如常,只安然解下来自己的大氅交予佩环。
迎着众人各式打量的目光,孟红蕖进到殿中,规规矩矩叩首行礼。
身旁的林青筠与她一道行礼。
二人身后则跟着佩环和林萧。
有森然的目光落到二人身上,似乎是在打量。
好一会儿,才有一道庄重的声音悠悠从上座传来。
“昌平今日来得倒是比本宫想得要迟上了一些。罢了,都起来吧,今日是本宫的生辰,不拘那么多礼数。”
孟红蕖抬头。
上座的女子一袭金黄色的牧丹古香绸裙,头戴着点翠的三彩凤冠,贵气逼人,气度雍容,让人不敢直视。
狭长的眸子微眯着,抹了口脂的红唇紧绷,面上不带一丝笑意。
只瞧上一眼,便能让人心里生出了怯意,不敢妄为。
一如孟红蕖记忆中的模样。
正是大周后张菀青。
第十五章
==================
【十五】
张菀青出身武将世家,虽一心向佛,却全然不是世人口中那般的温婉和善模样。
身上浑然天成自带一股凛冽英气,是寻常妇人家所没有的。
她如今已年过四十,岁月在眼角攀爬出了几道细纹。
却丝毫不显颓唐,与身居高位多年积淀下来的威严一道,更添了她身上的气势,让人不敢轻易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