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70)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曹丕的生平,吴质就是绕不过去的人物。而吴质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应该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来谈。我记得我们中学学历史的时候,也批判过举察制度的局限性,不能为了让吴质看起来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就把他不得士名这件事全推到他个人性格上,而忽略了举察制度的话语权全被上层垄断这一史实。
第37章 吴质其人(二)
想到那个时候吴质就不由得暗自感慨,他投了曹军是当年最正确的决定。这些年来,他随军走南闯北,增长了不少见识,接触了曹操身边的各样人才,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世事时局的看法也成熟了不少。这些年曹军虽也历经波折,但眼见峰回路转,渐渐有了起色。吴质冷眼看去,曹操运筹帷幄,论胸襟、论气魄、论手腕,论胆识,于这乱世之中,确可当得起豪杰。吴质觉得没有投错主。更令他欣喜的是,他结交了二公子曹丕。
说来二公子小了吴质十岁,在吴质初投曹操时,他还是个孩子。那时候年又小,又非长子,故并不太显眼。可几年后那场变故,大公子逝去了。所有人的目光忽然集中在了二公子身上。那时候二公子还不大到十岁吧,是个腼腆的小孩儿,带着些忽然受到过多关注和期望而引起的无措和不安。但是他也是个上进的孩子——要不说曹操家教大家还是佩服的,养出来的儿子没有一个过于纨绔习气,都各有优点——眼看着二公子习文练武,勤勤恳恳,人又聪明懂事,再加上这些年在行伍中的历练,比一般大小的男孩稳重成熟得多。等到曹丕十五六岁的时候,大约也是他父亲有意培养他,常令他跟在身边,耳濡目染,学些见识,也教导他多与诸谋士僚属请教学习,也鼓励他与年轻学子们相交。一来二去便与吴质混熟了,二人竟然十分投契。
下位者永远都在小心翼翼的揣测上位者的心思,对上位者的一举一动都格外敏感。是故刚开始接触时,大家对待二公子都很谨慎。等接触多了渐渐发觉,其实二公子是很平易的人,并且谦虚得很,勤勉好学、不耻下问。原来二公子乃曹操宠妾卞夫人头胎生的儿子,卞夫人自然期望他识礼上进,母子们方有体面,因此自小对他管束严格,不曾溺爱;曹操更是欲让他多学些本事,方可立足于乱世,因此从五六岁上就开始令他习骑射,更是不娇惯。如今他父亲更是时常教导他:“我身边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经验老道、谋略过人?像荀司马、贾文和这些,哪一个不是你的长辈?你还小,要戒骄戒躁、礼贤下士,虚心向他们讨教才是。切忌仗着我在外托大起来……”如是叮嘱他再三。
因此二公子不止对曹操身边那些德高望重的要员非常敬重,在他们这些年轻的读书人面前也谦和,经常以文会友、谈古论今,以朋友相交。吴质欣喜地发现,这个小他十岁的公子,有着超出他同龄人的敏锐与成熟,很容易就听得懂吴质的观点,大概是从小在行伍中长大、又经历过风浪的缘故;只是在不相熟的人面前,较为内敛,待熟悉了,待人倒没甚架子,率直豁达,又虚心好学,但凡你有一点见地,都会受到他的关注与欣赏。吴质终于有了知己,如久旱逢甘霖一般,经常与二公子一处,谈古论今,一吐胸意,真个是酣畅淋漓。毕竟他年长些,阅历比公子丰富,又见解独到,深受二公子赞赏,二公子更是待之亦师亦友,过从甚密。
想起那些时光,吴质便叹了口气。那些年一群年轻人聚在一处,意气风发,或饮酒论诗、或针砭时弊,高谈阔论,岂不快哉!唉!这几年吴质在外做官,每每来往信息,知道朝中为世子之位,暗流涌动。二公子这日子想来熬得艰难。吴质不由得从心底里冷笑,果然还是来了,果然只要有利益,总有人会起非分之想,妄图染指本不该触碰的东西,我们这里,也不能免俗。
吴质不由得想起了曹植。他心下有些好奇,这四公子是怎么牵涉到这种事里头的?他跟四公子关系也不错。四公子大些以后,简直就是他兄长的小跟班,经常随着他兄长一起,与诸学子文人一起,走马观花,谈诗论画。
说起来,大概很多人都没想到,有一天曹氏兄弟也会陷入此种纷争,或者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早。有袁、刘二家的例子在前,长幼有序这件事,在有识之士的心里都是根深蒂固的,要不然大家恭维地称呼二公子为世子呢?理所应当啊。再者说,目下曹操其他儿子小的小,普通的普通,最大的三个,还是一母同胞,平日里兄友弟恭,不应该起这种鸠占鹊巢的心思啊。更合况,三公子彰,一心为将,心思不用在朝堂上,四公子嘞?就吴质看来,四公子心思单纯,想法简单,一派富贵公子的天真烂漫。没错,四公子目下的确是才名方盛,可才是哪方面的?文才啊。诗文写得好。诗文写的好就能做世子了?你看看他写的文章,确实是俊逸非凡,可这些虚无缥缈的华丽浪漫不接地气啊。豪言壮语说起来容易,可真要付诸实践何其难也。为人主者要沉下心来每天决断多少大小事务?需要多少心血和才智?以他这心性思维,有那耐心处理那些繁琐事务?还不被小人蒙骗着做了昏君?吴质想想都不靠谱,还是二公子更脚踏实地。也不知魏公怎么想的,果然天下父母皆偏心,稍微听人夸一夸,就昏了头,当这个儿子什么都行呢!吴质心里腹诽道。转念一想,都是丁仪这个家伙从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