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朝乡下人的进城生活(27)

回到了家,指挥着三姐和青武一起挑了几个缸子洗干净了,自己便动手做了起来。先是挑了小个白净的整用线穿,晾下装入坛中,入了些盐酒;又取了细精的萝卜,每个竖着切成了四条,也是用线穿了晾过了水,按着每斤萝卜二两盐的比例腌了下去,按捺得严严实实,上面浇了一层烧酒,再封了口;再取了剩下的萝卜切成片状晾晒了,将姜、桔皮丝、花椒、茴香末滚了醋浇拌,再入了盐,也是封入了坛子。

三姐和青武已是有些知道顾早的意思了,方氏却是真的一大早就去了那黄大仙的庙,居然求了个上上签,说是今年诸事大顺,又得了张灵符,正喜孜孜地回来,见顾早闷头已经做了这么多的腌萝卜,也不生气,只是有些奇怪道:“二姐,你做这么多腌萝卜,却是东京菜价贵想省个菜蔬钱吗?如此倒也好,能省几个总是好的。”

顾早笑眯眯道:“腌了是拿去卖的。”

方氏撇了下嘴,却是不信的样子:“二姐,你既是会做菜了,还是去那牙侩铺子寻个厨娘的活计是正经,这腌萝卜头的不过是乡下人图个省钱佐饭的,城里人谁会买这个吃,我看你是白白糟践了这许多萝卜和调料。”

顾早笑了下,也不和她争辩,只是将手上的最后一只坛子封好了口,这才轻轻吁了口气。

正文腌脆萝卜片

腌萝卜要两三日后才好启封,顾早却也没有闲着,一直都是忙得似个陀螺。

先是方氏碎碎念地逼着她去问厨娘的活,顾早躲不过,腌完萝卜的第二日被她挟了,一道去了街面上的牙侩铺打听,却得知近来都没甚好的饭馆人家要厨下的,便是有,也是那种不入流的,工钱开得很低。一连问了几家都是这样,方氏有些气馁,却也不忘让那牙侩记下顾早的名,说是过几日再来打听。

顾早早看出那些牙侩压根就不信方氏把自己的手艺夸得是天上少有地下无,便是最后登下了她的名,也不过是抵不住方氏的死气白赖应个景而已,只怕等她们人一出去便丢在了后脑勺。她自己倒是无所谓,过来问活也不过是被方氏所逼而已。她一早就自有想法,只是知道和方氏也说不通,现在没有合适的地,反倒是偷偷松了口气。

方氏一路唉声叹气地回去了,顾早却是在想着青武的学业,这早就是她心里的一个疙瘩。虽说科举制度到了一千年后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鼠,可此时却正是处于朝阳期,宋朝皇帝又出了名的重文轻武,让青武这样就荒废了学业,她第一个就饶不了自己,所以让方氏回去了,她自己便接着打听起这京畿之地的学堂。

原来东京城里有个太学的,名为锡庆院,里面的教授王拱辰、田况都是从前的判国子监,那三年一次会试的题目便是这批人出的,招收的学生俱是八品以下的文武子弟和庶人当中的俊秀者,名额却统共不过两百名。进了这太学,可想而知也就意味着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官场,因此这每年一次的招生考试那可真的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之后世的高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早心气高,眼睛便只盯着着太学了,想着务必要给青武找个好的学堂从个大儒的先生,考进那太学,日后科举的时候也就事半功倍了。又接着打听了两日,才得知城西西水门外的金明池畔办个了私塾,授课的是个名为石介的先生。据说真宗年间他便是国子监里的教授,只是这文人向来便是喜好相互倾轧,更何况是穿了官袍子的,他性格古怪,受不了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一气之下便辞官跑到城外办了个私学,从此当起了教书先生。这几年教出的学生里,光是进士就有五六个,更别提那些举人贡士了,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名气因此大涨,隐隐便有了东京第一私学的名号。

顾早暗自点了下头,已是决意要将青武送去石介那里了。回去和青武一说,他自是喜不自禁,却又隐隐有些担忧,怕那石介看不上自己,不予接纳。

顾早拍了拍青武的肩,笑道:“我家青武聪明好学,这样的学生他若是不收,那还收怎样的人?再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即便是不肯收你,那也必定有他的道理,管他出什么难题,我们打听了来一一化解,还愁进不去?”

青武虽长得人高马大,乍一看便似个十四五的少年,其实不过是才十三的孩子,此时听了顾早的话,心中便似吃了个定心丸,高兴得咧了嘴笑。

那小萝卜条和烧酒萝卜时候未到,生腌萝卜片却是已经到了起坛的时候了,这日午后,顾早便叫了三姐一道开了坛子,立时便闻到了一股酸酸香香的味道。

清歌一片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