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生傲然一笑,“这有何难?我会在行军途中演练兵士,以战养战。几场仗打下来,新兵们全成了老兵。再许以破敌后的钱财女人,何愁不成为虎狼之师?区区高车南其,又何足挂齿?!”
夏侯日月沉声道,“长生,骄兵必败。”
顾长生正色道,“此乃谋定而后动。顾长生绝非莽撞无脑之人。”
“谋定而后动?那为何不先取南其,再夺高车?”要知道,南其富饶,而其战斗力向来不如高车、柔然。
“南其性怯懦,只要我等破高车,何愁南其不臣服?”顾长生详细解释道,“高车之力的确远较南其为强,先取高车是为立威,也为练兵。兵士只有跟强硬的对手较量,方能成长。南其人生性狡猾而懦弱,只看当年天朝大军所至,赶不尽的投降就可知。当我们以雷霆手段破高车后,南其人会害怕。在我们军队压境之时,南其人纵不会立即举手投降,但抵抗力亦会大为减弱。若我们再在南其境内以暴烈手段对敌,南其人最终只会选择投降——如此,纵然战高车时会费些功夫,但南其却可迅速拿下。——若换转过来,则不易为之啊。”
“……”夏侯日月细细思考着计划的可行性,不发一言。
顾长生继续道,“取高车,重在以战逐渐练出精兵;而夺南其,是在与你所援的军队会合后,重在人多势重,再配上高车这前车之鉴,南其必会自降。”
夏侯日月一直没有说话,过了很久很久过后,他终于认可了,“你,自己小心。”
“你也小心。”语毕,顾长生便头也不回的踏出了帐门……
惘惘看着顾长生远去的身影,夏侯日月心中茫然:
在上官清明死后,长生,似乎改变了很多……
这,究竟是种改变?
亦或是他的本性如此——只是在昔日里,隐藏了……
摇摇头,夏侯日月将疑问略过不想,踱至沙盘旁,继续专注于战局……
柔然乱,王随高宗出征。高宗恩宠优渥,远超侪等。
时魏国公拟订四围合以歼敌之策。令高宗深入柔然,破贺兰后直奔雁门,以成四合之势。
王虑此策虽佳,然途遥意难合,柔然勇悍,必于会师前破雁门。王知事不可为,遂向高宗进言:贺兰集精兵,马壮兵强,正面相触,必不可挡其势,徒折兵力耳。然高车南其郡内兵力空虚,愿自率轻骑奔袭高车直取南其,剪敌之羽翼,如此,何愁敌之不破?
高宗深以为然,翻然改图,因机立策。
于是分趋而往,高宗领大军随原令镇遏,王率轻骑相机而行。
——《天朝史·亮王本纪》
第二章
自中州与夏侯日月分师后,顾长生领着军队一路奔赴高车。
急行军时,他将所有部队分为三部,第一部为前卫,负责派斥侯在前方侦察。第二部为中卫,分别派人在左右两翼侦察。第三部为后卫,负责派斥侯在后方侦察。如此,组成一个防守严密的军团。
大军很快行至高车境内。
一入高车境内,顾长生便停下急进的脚步,重整大军。他将整支军队分为十支分队,规定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令上下等级森严,层层指挥,不出疵漏。
更规定将官脱离本阵时,除护卫随行外,本阵不得有任何变化。这样,即使遭遇突然袭击,也可迅速集中战斗力。若将官不幸身亡或无法指挥,迅速由下一级将官替补,这样,即使队伍打残,只要有一个将领存在,队伍便可凝聚,重新形成战斗力。
因为急着赶路,所以军中将士皆是轻装上阵,并没有带太多辎重,粮草更在恰至高车时吃光。没有粮草,顾长生便就地掠夺,解决粮草问题。
每至一城镇,顾长生便亲自领着三支分队攻城,让部队与自己、部队与部队之间,在战争中彼此磨合、熟悉。更打破了长期以来天朝以防守为主的战略格局,打得疏于防备的高车人措手不及。
数场仗打下来,将士尽皆归心,顾长生已在军中确立了绝对权威。整支军队如臂使指,指挥顺畅之至。
一方面是为了补充军需,另一方面是顾长生有意培养麾下将士的兽性,一旦城破,即实行掠光、杀光、烧光的政策。
大军所过之处,只剩一片焦土。
随着物资的增多,为减轻行军负担,顾长生令每火(参唐制,以十人为一火)的六匹马中二匹用来拉车,备用的军械、弓箭、衣物、帐篷、粮草皆放在车中,个人的战利品也可放在车中,他日带回家乡。
渐渐的,士兵们在鲜血与掠夺中成长起来,真正成为虎狼之师。纵然遇到的抵抗一次比一次激烈,但破敌的速度却一次比一次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