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奶奶面色一整,忙和丈夫道,“拜见过长辈,我们也去四妹灵前拈一柱香。”
她又换出笑容来,欣赏地看了梧哥一眼,“祖母身子好?娘身体好?三叔、四叔都还好?”如此一路问,善梧一路答,总不过都好两个字——又反过来问二老爷‘爹在西安还好吧?’,一行人边走边说,已经进了小五房祖屋所在的巷子,一路自然不乏招呼声。诸大少爷夫妇也都一一认真问好,等近了门前,才要推门而入时,吱呀呀一声,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已经推开门来,欢喜地招呼了起来,“大姐!”
诸大奶奶顿时眼前一亮,她欣赏地望着眼前这个柳眼梅腮,娉娉婷婷,柳条儿一样纤弱的小姑娘——“樱娘真是大了!”
一边忍不住就握住了她的肩膀,轻轻一拥,一转身王氏早已经掀起帘子,几步出了屋就向着女儿来了,虽说双唇紧抿,但眼眶边上却无疑已经挂起了泪珠儿,大奶奶看见,眼角顿时也是一酸,才要行礼,早被王氏扶了起来。母女俩头碰了头,要说话时,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已经一声接一声地低低啜泣了起来,多亏周围人劝解住了,又进了里屋拜见祖母并叔婶等人,大家彼此行了好一段礼,这才坐下说话。诸大奶奶又游目四顾,牵挂之情溢于言表,“三妞妞人呢?怎么不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老太太和王氏面上都挂起一丝笑意,才要说话时,只听得屋外脚步悉索,节奏却依然不疾不徐,不片晌,便有一位少女转进屋内,掀帘子进来笑道,“大姐大姐夫,方才有事出去,没能在门口候着,真是失礼了!”
诸大奶奶哪会和她计较这么多?她几乎是失态地半站起了身子,又是惊喜,又是欣赏地望着善桐,半晌才道,“我们家三妞是真的大啦——”
话尤未已,不知为何,忽然又有些心酸,她的眼睛又红了。
杨家打从老太太马氏起,一家人长相都不算太差。就是长相相对最平庸一些的四太太萧氏,也是眉清目秀,气质文静。一家子的小辈,更是个个赏心悦目。打从诸大奶奶自己开始,往下几个妹妹,都算得上中上姿色。善桐小时候也是白里透红,一双桃花眼又生得好,朦朦胧胧的,似乎总含了笑意,略微眨一眨,便能眨得人会心一笑,打从心底发生怜爱。可没想到这四年不见,她居然脱胎换骨,长成了这么一个令人惊艳的豆蔻少女。就说那一双眼,虽然依然还是笑意弯弯,朦朦胧胧,可眼神里似乎就带了电,略微一眨动,就算是诸大奶奶,都有些麻麻痒痒,更别说眼波流转,似笑非笑略带羞涩时的风流态度了。
唇瓣更是无须蔻丹口脂,已经是天然一段樱红,不论是笑也好,抿紧也罢,看着都似乎带了一层水光。肤色更不用说,光滑得好像剥过壳的鸡蛋,又似乎是才点过卤的嫩豆腐,稍微一点,似乎就会哆哆嗦嗦。她就只是站在当地这么一笑一招呼,就把身边的善樱比成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圆脸小姑娘,什么柳眼梅腮娉娉婷婷,在善桐一笑之下,已经全不是个儿了。
就算是诸大奶奶,也不免要在心中略带妒忌地想了一句,“就算是我,恐怕也未必比妹妹生得好看。”这才发自内心地欣赏起了妹妹的姿态,又把她拉进怀里,紧紧抱住了,几乎是呻吟地说了一声,“姐姐真想死我们三妞了!”
这才松开手来,令善桐拜见姐夫。众人这才分主次坐下说话,老太太挑头,就问起了诸燕生一路上走来的见闻。
诸家当年究竟还是外出避祸,大部分族人在河北老家落脚,一些近支宗亲也有跟到江南去找诸总兵的。大奶奶跟着丈夫,大少爷进了京中国子监武学读书,小两口便在京城置办了产业,也有模有样地过起了自己的日子。两年前大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喜讯传到江南,非但诸总兵喜之不尽,连老太爷、老太太都要抱曾孙,小郎君过了周岁生日,便被送到江南,养在了曾祖父母膝下。到如今倒是还没见过母族一家,这一次回来,大奶奶本来要带他一道回来拜见的,无奈西北战事连绵多年,她一来是吃不准家里境况如何,二来也听说道路阻塞难行,带个孩子难免不便,也就只好留待下次有缘了。
“打得好!”三老爷、四老爷没多久就和诸燕生谈起了西北的军事。“现在已经打到西域里面去了,达延汗几乎是要被打散架啦。不过消息不便,也不知道西边现在是怎么个小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