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是因为杨家内有小四房大爷隐隐荫庇助力,外有自己公公诸总兵在朝中上下打点,母亲在陕西把桂家老九房哄得开开心心,自己在京城也没有闲着,时常到国公府上拜访……要不然,就是有天大的功劳,还不是要被许、桂两家人全都昧去?爹能升上半级,都算是老帅们的慷慨了。
毕竟是出门在外,有些话也懒得细说,诸大奶奶微微一哼,便也放下了这个话题,而是同夫婿念叨,“也不知道妞妞儿如今生得多高了,长大了没有,梧哥、榆哥今年也都是可以下场的年纪了,榆哥要是治好了结巴,我看拿个秀才是没有二话的……”
出嫁至今已经四年,前几年西北乱成了一锅粥,连通消息都困难,也就是到了这一两年间,才渐渐和娘家恢复通信。这一番回家省亲,大奶奶自然是着急上火,恨不得肋生双翅,能一下飞过这十几里路,飞回村子里去。和诸大少爷有一搭没一搭,说了好半个时辰的话,等前头运粮的民夫队过完了,一行人顿时放开马速,不过一个时辰,便已经远远望见了杨家村的轮廓——夕阳西下,岐山一角远远看去,似乎不过是一块大青石,而建筑多而密集的杨家村被村墙一围,夕阳下眯眼看过去,倒像是一座小小的城池,很有几分森然的味道。诸大奶奶归心似箭,一时间真恨不得从车里出来,上了丈夫的马,和并肩飞驰过去。
好容易到了河边,过桥时诸大奶奶还道,“看,扶手上有好些刀剑痕!这都是从前所没有的——”
话才说了半句,她一下就掀起了帘子,又惊又喜地道,“哎呀,那不是梧哥吗!傻孩子,在桥头等多久了!——长高了,是个大小伙子了!”
话还没有说完,诸大少爷已经拨马迎了过去,高声招呼了起来。欢声笑语顿时点缀了寂静的黄昏,在桥头洒下了一串又一串由足音、蹄音、话音、笑音混在一块儿的热闹。诸大奶奶在村口下了车,一把就挽住了弟弟的胳膊,就着夕阳仔细地相了相,她满意地道,“真长大了,三弟,很有些玉树临风的味道了——怎么没见榆哥,三妞?”
善梧今年也的确算是个大小伙子了,刚满十六岁,已经开始二次发身,身形要比大奶奶远嫁时蹿高了足足几个头,他和生母颇有几分相似,面容清俊中,又带了分精致的妩媚,虽然年纪大了,但并不大有西北汉子的飒爽憨厚,反倒很像是京城中那些个淡眉淡眼的富家子弟,气质也带了冷清。虽然此时见到姐姐,已经是满面欢笑,但依然隐隐给人以清高出尘之感。
他闻听得姐姐询问,便道,“大哥自从前年去了定西,就再没回来,一直跟在权神医身边持续针灸,上个月刚捎了封信,说是也快动身回来了。恐怕这几天也能到家了吧!至于三妞,她说自己年纪到了,也不好随意出来抛头露面,便在院子里等姐姐了。”
“哦!”诸大奶奶不禁精神一振,“好,能针灸必定就是可以治。听说已经几乎不结巴了,我们的榆木疙瘩也有开窍的一天——还有三妞妞,多大的人,才刚成年没有一年两年,也就学着讲究起来了?”
梧哥不禁莞尔,“喝,姐你是不知道,打从何家山回来,就好像换了一个人。心也不野了,也不爱骑马了,成天就窝在屋子里,和善樱一道刺绣呀,同隔房的善喜一道读书练字呀,贞静得就好像南边的大家小姐一样。就是娘和祖母都吓了老大一跳,直说出去见识一番世面,倒是把妞妞儿给历练得老成得多了。现在虽然才十四岁,可看着就和小大人一样,几乎是从不行差踏错的。家里的事,好些都是她帮着祖母打点呢。”
早就看出来三妞是个可造之才,虽说善桂、善柏并善檀几兄弟,都已经由大伯安排,进京中读书,两个婶婶这两年倒是都回了村里服侍祖母,三个儿媳妇在一边呢,祖母谁都不挑,挑的却是妞妞过来帮忙,肯定还是存了历练她的意思。看来,还是想为善桐物色个诗礼传家的大户人家,让她出门做当家主母的……也好,善桐那性子,做个二儿媳妇、三儿媳妇,肯定和大嫂犯相,倒的确是块当家主母的材料。
诸大奶奶心不在焉地思忖了一会儿,便又露出笑来,补了一句,“樱娘呢?也是个大姑娘了吧?”
“都大了,樱娘也出落得和花骨朵一样,都说满村里除了三妞,也就是樱娘最出挑了。”善梧一边领路,一边就和诸大奶奶如数家珍。“现在家里的兄弟们,檀哥、榕哥、桂哥、柏哥、楠哥都在京城,姐妹们也就是二姐姐在大伯母身边,大家也都平安,万幸我们家这一次虽然经过一点风波,大体也都还保全了。就是可惜了四妹身体弱……没有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