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1723)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那问题来了?

既然北京与南京的政策已经有了趋同性。那么这些士子为什么不投北京,而投南京啊?

何夕是什么样的人?所有人都知道。虽然南京一直在给何夕泼脏水。但是何夕这些年做的事情,却是不容抹杀的。

即便再讨厌何夕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何夕是国士无双,在什么地方都有建树的奇才。除却起兵夺位这一件事情外,就没有其他的污点。而丁显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欺师灭祖之徒。

既然都一样,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支持丁显?

更不要说南京还杀了方孝孺,拉了全天下读书人的仇恨。

这就是姚广孝所言,天下文脉在北。

朱允炆是读圣贤书,从小是接受最传统经典教育,但是他本质上其实并不是读书人。有些东西是他注定无法理解的存在。

何夕与方孝孺斗了几十年,万万没有想到,以今天这种局面分出了胜负。

从此之后,天下治国之道偏向新学已经是定局了。

第六十七章 人心

天下文脉,这东西是虚的。说有用,很多事情也没有什么用。但是说没有,却也不见得。无他,说天下人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大体是空话。但是天下是天下读书人之天下,说起来有些偏颇,但也不能说不对。

即便是武夫,如果不读书,也不可能指挥千军万马。

而文脉这东西,就等于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并不是说,方孝孺一死,何夕就能夺得的。但是方孝孺一死,最少南北两京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

李景隆叹息一声,他也觉得北京的胜算越来越大了。

这也让他对姚广孝越发客气之余,内心也是有些惆怅的。他毕竟常年在南京,也算是南京人了。他也看得出来,北京如果赢了,南京或者真是南京了。北京却是京师了。

这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只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啊?

只能叹息一声,将一杯茶倒在地面上,算是祭奠方孝孺。

……

丁显虽然一直在暗示自己,不可得意忘形,不可得意忘形,但是他的神色已经透漏出自己一些心情。

他很高兴。特别高兴。

不过,他也知道,杀方孝孺是开始。他毕竟将下面的事情给做好,做结实了,他才能保证自己的权位。所以,他首先要做的是论功行赏。

他班底薄,所以凡是投靠他的人。凡是他原本的支持者,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跟脚,统统提拔。

丁显一个个都见了一面,最后到了杨溥。

丁显说道:“我有今日,杨生是立了大功的。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就是求官,我也答应。”

丁显是很欣赏杨溥的。虽然说,杨溥仅仅是写了一篇好文章。只是一个引子,接下来的事情,与这一篇文章关系不大。但是好文章难求,文章好手也不好求。

最重要的是,方孝孺作为文坛盟主,这样的人才,大多都是方孝孺门下的,即便不是方孝孺门下的。也是仰慕方孝孺的。所以,忠诚好用的人不好找。

杨溥明显是自己人。他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就让杨溥求官。

但是杨溥却心思很复杂。

之前的杨溥其实很单纯的。而这一年,他人生大起大落,本来以为是一件小事,他却为这一件小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母亲也因此而死,他潜伏京师,用尽心力,想要报仇。

而今仇报了。而报了很多,连文坛大宗师方孝孺都因为这一件事情死了。

杨溥心中反而空荡荡的。

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杨溥其实并不知道,他一篇文章会有这样的效果,他去找丁显,也是感觉到丁显与方孝孺不合。而他要对付的人是方孝孺线上的,只有这样才将隐藏下来的事情,给翻上来的。

但是结果,却是如此。

方孝孺满门被杀。

而杨溥也感觉到,他在京师的所有好友,几乎一夜之间,都对他敬而远之。

甚至有一些人在为他伸冤这一件事情,帮过他的人,也对他避而不见。

甚至有些人明确的告诉他。他当初为了报仇,他们可以理解,但是方大人做错了什么?有今日之难,从此之后,割席断交。出去之后。不要说你我相识。

一夜之间,杨溥成为了孤家寡人。

他此刻最想要的,其实并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做的是对是错?

但是他知道,他这个问题并不是眼前这个人能够回答的。

杨溥说道:“大人抬举,小人自当效命。只是先妣仙去,我没有守孝,已经大逆不道,而今大仇得报,小人想回乡守孝三年。还请大人见谅。”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娘娘总是体弱多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