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大明公务员(1474)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苏伯衡说道:“我之前来过一趟,不过那个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与南方寻常码头并没有什么样子,这才是最近才用的。不过,对于这个样子,我并不奇怪。因为这样能用机器,就不用人工的办法,何夕很多年轻都给我说过。”
“当时我就反对,天下间这么多人,减少人工的使用,让那些百姓何处谋生?”
黄观说道:“那何大人是怎么说的?”
苏伯衡说道:“何挽之当年说,夏商不过中原一隅,周乃有中原,汉唐才有而今版图,汉唐之时,江南是烟瘴之地,可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是可以将蛮荒之地,为子孙后代的福地的,能节省的人工不节省,不过是无效劳动而已,应该将天下人力物力投入更有意义的事情之中,比如为百姓寻找更多的耕地。”
黄观对这个论点并不陌生,这其实也是何夕能与勋贵们搞到一起的原因之一,因为何夕提供对外作战的合法性。这也是很多士大夫诋毁何夕的原因,因为何夕支持武人掌权理论基础。
简直是背叛了文人行列。
黄观有些好奇的问道:“当时,老师是怎么说的?”
苏伯衡说道:“我说什么?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觉得,何夕这个人好大言。只是而今看来,”苏伯衡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是他好大言,而是我无法相信,天下间竟有这样的人。”
而今旅顺的繁华,已经不下于南方一些港口了,或许与江南一些地方,还有一些区别与差距,但是,江南是什么地方?是整个大明,不,在这个时代整个地球最繁华的地方了。
旅顺之前,不过是一个荒凉的海湾,成为一个海港不过二三十年,就能与苏州相提并论,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抬举了。
苏伯衡正是知道,辽东之前是什么样子的。也明白辽东现在是什么样子,一些数据,对于大众或许是保密的,但是对于苏伯衡这样的人来说,只要他想知道,都是可以知道的。
比如辽东之前多少,现在多少人,之前多少耕地,现在多少耕地。
在何夕的影响下,苏伯衡做学问也很看重数据。只是看数据是一回事,亲眼看见是另外一回事了。数据总是抽象的,而且苏伯衡也怀疑,有没有人造假。
而今亲眼看见,苏伯衡内心之中再也没有怀疑了。
此刻对比南京与北京,苏伯衡坚定了自己内心的信念。这天下在何夕手中,会更好。
之前苏伯衡不太支持何夕,并不是觉得何夕的办法不对,想法不对,如果说何夕的思想说不通,苏伯衡根本不会为何夕做事。苏伯衡担心的不是思想,而是现实。
王安石变法的初心是好的。但是结果是什么样的?这能让太多人沉思了。
苏伯衡担心何夕变法也会走向同样的道路。于是,苏伯衡与何夕保存距离,但是苏伯衡自己觉得自己中立了,但是其他人可不这样觉得。
而且天下是什么样子?
已经南北并列,海外也乱成一锅粥了。从战火从漠北西域,东洋日本,一直烧到南洋,甚至西南很多土司也在蠢蠢欲动。更不要说,南北两方已经交战数次了。
这样还不够乱吗?
还能比这个更乱吗?
苏伯衡反而想通了。他决定给何夕一项大礼,也给南京一个耳光。
……
苏伯衡与黄观师徒到了北京之后,立即得到了重视。原因也很简单,总体上来说,大明士林之中支持南京的人多,斥责北京叛逆的人多,支持北京的人少。
苏伯衡文坛领袖的地位,固然没有宋濂那么稳固。但是苏伯衡的地位,也不是自己封的。而是天下共认的。苏伯衡从南京到北京,这一件事情,太具有政治含义了。
朱雄英自然要大办特办,让南京好好看看。
于是,朱雄英在皇宫之中,为苏伯衡师徒接风洗尘。何夕等内阁,与京师将领们纷纷作陪,将声势做得十分浩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苏伯衡忽然掩面而泣。朱雄英一时间有些尴尬,不知道这位老先生这是怎么了。于是给何夕使了一个眼色,何夕说道:“苏公,您这是?”
苏伯衡说道:“我是在伤心,先帝看不到陛下登基称帝了。先帝在时,对修元史十分重视,常常召见我。询问元史细节,有一日谈到真金太子一节。陛下说,若太子尚在,朕何虑也。”
“臣对曰,有嫡孙,陛下复何虑也。”
“陛下然之。”
“臣不知道,而今局面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老臣敢以性命担保,陛下之心一直是嫡长孙,比较,天下间有比陛下更重视嫡长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