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大隐(53)

作者:阿船 阅读记录


居文轸僵在原地,可脸上眉飞色舞的表情犹如灵魂出窍。

***

太极殿辉弘壮丽,布置奢华,群臣立于大殿两侧,皇帝坐在高高龙椅上俯瞰众生。

皇帝的身子貌似染了病,他始终是斜卧的,且偶尔咳嗽,声音大时,如咳出心肺般尖利。

群臣一会跪一会站,配合着他龙颜喜怒。

舒王和太子分别在近侧服侍,但貌似舒王更尽心一些。

清如是见过舒王的,当时也是舒王提议让她嫁给邕王,后又让她去和亲,且在其他皇族婚事上也颇为费心,让人觉得,他只是个喜欢牵红线的皇家月老。

眼下,他正默立于高台之下,形态自然得体,胡须稀疏,面容淡然,一点也不像那种背后使坏的人。

白蛮使臣哔哩吧啦说了一通,无非是白蛮近几年的发展,以及复国后的规划,当然了,主要目的是让大顺给予经济建设方面的钱粮支持。

清如站得腿疼,只好换着脚活动活动。

恰此时,太子出来解围:“陛下,昭安公主如何安置?”

皇帝半抬着眼,呼出长气:“大难不死,却也和亲不成……那就先赏赐些丝帛金玉,命其重回闺中,以后再召,至于封号……”

他重重一咳:“先留着吧。”

“陛下!”

肃然的气氛中响起清亮一声。

清如走近几步,跪下来:“请陛下听完小女的述说再做定夺。”

上面的人嗯了声。

“小女此次去滇,所遇之事蹊跷,不难想象背后有人操控,可除去这些,小女所见所闻皆能助我大顺在边疆政策上有所改进。如今人尽皆知,滇国神花教一事影响重大,甚至往中原渗透,可思想上的变动无非是对经济境况的反射,陛下新政推行顺利,却在西南吃了闭门羹,如此可见,西南一脉经济发展堪忧,且荒废政令,小女斗胆劝诫,望陛下彻查西南各地边防、军队、交通等,早日铲除国之蠹虫。”

此言闭,朝堂众人纷纷侧面,议论声渐起。

而有两个人心态不同。

一个是舒王,表面上担忧,可心里却乐开了花,他掌控着剑南东川的政治和商贸,眼下可借此机会收了西南。

另一个是太子。剑南西川本就是太子的地盘,而出了这档子事,他的脸上怎么可能挂得住?估计接下来皇帝就要治他的罪了。

可是太子李淳,脸色并无异样,而是朝许清如微微颔首,笑意盈在眼眶。

他心里琢磨:这世上唯一能与此女子相配的,只有一人,就是自己那历经磨难却依旧智谋超群,风华绝世的弟弟了。

真不知道,那人现在正在做什么。

清如对上李淳的眼睛,他们的眼里,是同一个人。

第42章 042. 名媛

长安在一场小雪后正式入了冬,那些在秋日里不安分的情愫仿佛一夜之间沉寂下来,隐匿在茫茫苍白之中,不着痕迹地潜入深宅府邸。

这两月的光景,长安城颇不宁静。

关于昭安公主的传闻沸沸扬扬,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多得是奇葩的赞美。比如,说许清如才貌双全,在滇国与妖邪斗智斗勇,还有说她信佛,受佛祖保佑,才能免于死难,更有甚者,说她公然在朝堂上献计策,讲了舒王想讲但不敢讲的话,有功于他,日后很可能进宫做女官。

这些传闻,清如一概不理,她深知舆论的风向标由谁操控,他们只会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话。

她待在光德坊的家中,伺候卧病的父母,阿兄也被放回来了,清如用王室赏赐替他还了债,阿嫂本就见风使舵,看形势变好,便不在娘家jsg躲着,也回许家继续作妖。

母亲的病有所好转,居文轸从大秦商人那里拿到的药果然起了作用。

还是太监人脉广,不经商可惜了。清如暗想。

外面虽然风雨如晦,可在家里还是舒服的。她料理着家中上下事务,接手了阿兄手里还没有完全亏本的生意,又削减了家仆工匠等的人数、吃穿用度,变卖大部分田产和实在经营不下去的店铺。

被她这么一打理,曾经名满长安的许氏生意圈缩了一大半,也就算个中等商贾之家吧,可赚钱不急于一时,要懂得韬光养晦,如此才有重振旗鼓的可能。

皇帝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京中谣言四起,舒王太子宦官各派都在想方设法拉帮结派,目的性太过明显,推行新政的一批官员也陆续在政坛上被排挤,重则杀头抄家,轻则贬谪流放。

如此一来,大顺才是真的要变天了,若不提前保全自身,到时候太过打眼,许家近百年的家族基业就会毁在自己手里。

许清如唯独放心不下的,是那位出身侯门的庶女,她的阿嫂葛潆芝。

葛氏对许清如治家的举措很不满,三番五次去公婆那里告状,说再这么下去许家就玩完了。清如的长兄在经历大狱的严刑拷打后老实很多,也失去了发言权和决策权,阿父阿母为了耳根子清净,干脆搬到长安郊县的庄子上去住。

这样也好,乡下虽交通不便,但好在景色宜人,乡里和睦,父母也能松快些。

她提前在庄子上打点好,又分派了几个得力的嬷嬷和伙计去照顾,隔时间还要亲自去送药,总之,倾尽所能尽一份孝道。

葛氏这才稍稍消停下来,可毕竟许家在光德坊的宅子不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也怪尴尬的,于是为了避开许清如,她常出门吃酒会客。

她一个庶女,又嫁到商贾之家,在贵族宴席上本是不受欢迎的。可因许清如和亲一事在长安正是头条话题,所以她这个阿嫂自然成为舆论一线的供述人。

久而久之,葛氏竟能在长安名媛圈混个末等席位,被人当猴耍也乐此不疲。

她厚着脸皮“关心”清如的生活,打着家人的名义套她话。

比如陆三公子怎么还不来提亲,咱们是否主动些?

清如回,你怎么还不给许家生个一儿半女,省得进祠堂时贴着墙根走。

葛氏羞愤,也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说你在滇地的时候被一军爷所救,护送至滇国,其间可有发生过什么,没被他欺负吧?“欺负”二字是咬牙切齿地说。

清如回,自己是被一大群军爷所救,个个貌美俊逸,身形魁梧,好不养眼,自己很是享受,何来欺负一说?

几经周旋,葛氏也终于泄了气,反正自己在贵妇圈的地位稳固了,至于许清如怎么回怼她,让她难堪,都是内宅的事,别人又不知道,何况,许清如刚刚给了自己一笔数目不小的利钱,够折腾好一阵呢。

那是她开书肆这几年赚的。她回来后,从阿兄手中接管了书肆,将名字又改回“上善书肆”,还了供货商的债,付了书肆伙计们的月钱,竟然还剩下不少。

“只要你安分点,别出去赌,别说抹黑许家的话,咱们把之前荒废的生意重做起来,我保你衣食无忧,若有机会,还会向圣上求情,给你讨个封号,你出去赴宴也会有面子。”

葛氏虽有怀疑,但毕竟一家人,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阿妹啊,不是阿嫂我刻薄,我也是为了许家,我出去多结交一些贵人娘子,再通过她们介绍生意,咱们的路不就越走越宽吗?你以为我出去吃酒赴宴单纯是为了享乐吗?”

她说到做到,竟还真的给清如觅到了一处请柬,在舒王府,是舒王妃外甥女周若水的定亲宴。

舒王府几乎占了大半个道政坊,西临东市,采买便捷,东靠春明门,出行方便,坊内盛产大顺名酒下马陵,随处可见奢华的高楼酒肆,其南面的靖恭坊有着全城最大的马球场,再南面还有闻名遐迩的升平坊乐游原。

怎么看,这长安城的东南都是豪门士族偏安一隅、游宴玩乐的风水宝地。

许清如第一次来舒王府,平心而论,这里与皇宫楼宇的恢弘壮阔不同,倒像是亲王休闲养老的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