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鱼肠剑(出书版)(116)
作者:吴蔚 阅读记录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
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
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晒要章。
夫差一死,吴国正式灭亡,其疆土子民尽归越国所有。越国迅速强大,越王勾践替代夫差成为新的霸主,亦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而于兴越立下大功的计然、月女、陈音等人早已飘然隐去。范蠡亦在灭吴后选择了功成身退,改名陶朱公,偕西施逍遥于山水之间,并学计然商业之道,以经商致富,曾经三掷千金于天下。
范蠡离开前,有书信留给好友文种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出身贵族,难以割舍功名,又自觉功高,未听从范蠡劝告,只称病不朝,想以此来显示他对越国的重要性。越王勾践心生忌惮,刚好有人进谗称文种意图作乱,勾践便将文种赐死,完全应验了范蠡之预测。
风云叱咤,俯仰沉浮。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全文完)
[1]由于阖闾死后以大量宝藏及宝剑殉葬,越王勾践灭吴后,一度想寻找阖闾墓穴,但面对虎丘山上的茫茫丘壑,嶙峋岩石,有无从下手之感,只好作罢。秦朝秦始皇及三国时东吴孙策、孙权都曾有过挖阖闾墓取剑的念头,均无功而返。明代正德年间,虎丘剑池之水忽然枯竭,苏州名士文徵明、唐伯虎等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下到池底探索,竟在剑池的北端尽头发现了△形石洞。众人推测这可能是吴王阖闾幽宫所在,立即报告了长洲县令。县令感到暴露先王遗骸乃后人的罪过,下令叠石封洞。1955年,苏州市文管会为整修虎丘,疏浚剑池,再次发现了这个石洞。石洞仅可供一人进出,尽头处稍宽,但被3块青石板叠砌封闭。据推测,石洞可能是进入墓穴的甬道。由于凿开石板可能会导致山顶虎丘古塔的崩塌,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不得不放弃进墓探查的打算。因此,虎丘山下阖闾墓的存在与否,至今仍是历史之谜。
[2] 月(越)女教习越军将士剑术,陈音以楚国神射手身份教习越军射术,计然教范蠡兴国之策,均为历史真事。
[3]此战为迄今所知最早的海上用兵,被普遍视作中国海军的起源。又,有学者通过考察与研究,认为早在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间,吴越先人不仅开辟了东南沿海的航线,与台湾有了密切联系和频繁往来,而且还到过日本、美洲等地。
[4]即前文中出现的出身于商贾之家的端木赐(字子贡)。子贡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巧口利辞,办事通达。其志向是:“两国掏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用赐者存,不用赐者亡。”故孔子称他是“辩士哉”。当时齐国田常欲夺齐国大权,忌惮国内高、国、鲍、晏四族贵族势力,决定调四姓掌握的军队伐鲁,以此来削弱四姓力量。鲁国是孔子父母之国,孔子为解母国厄难,派遣子贡出面斡旋。子贡先到齐国,花言巧语说服田常,使之放弃伐鲁而伐吴。随后又到吴国,说服吴王夫差救鲁伐齐。但吴王夫差怕伐齐时越国在背后攻吴。子贡表示愿意说服越王勾践派越军随吴伐齐,于是“吴王大悦”,如子贡所请。子贡来到越国,却不是为吴王当说客,而是教唆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伐齐时攻吴,但表面却要屈服于吴国。越王遂派使者到吴国,表示愿意追随吴王北上伐齐。子贡再到吴国,说服吴王夫差放弃要越王领兵从征的想法。之后,子贡又赶到晋国,声称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让晋国提前作好准备。最终结果是,吴国出兵伐齐,大败齐军。晋国早有准备,及时出兵,大败吴军。越王勾践则趁吴军在北方大败,自背后攻吴,狠狠给了吴国一下,后来更是灭掉吴国而北上争霸。史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足见子贡在外交方面的杰出才干。除此之外,子贡亦是著名富商,“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经营商业成就斐然,不在昔日计然之下。
[5]自此以后,“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淮水流域的弋阳郡、扬州江都等地亦皆如此,“历汉晋迄六朝轶祀不废”,唐代以后更盛,“历汉唐宋元明以至国朝,春秋祀享,曾无稍敦”。每到五月端午(伍子胥被抛尸之日),人们还划龙舟,沿江祭祀,迎候“五(伍)神”。正如明代赵锦《重修伍公庙碑记》中所说:“肖像而祠之,祠之始于民心也,而后世哲王遂加隆焉。”
[6]季札受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史称延陵季子。《春秋》载,季札死后葬在江阴申浦(今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世称十字碑。抗战初毁于兵燹。拓本高2.26米,宽0.93米。今江阴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
[7]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但以孔子、老子和孙子三人思想最为宏富深邃,且各有侧重,孔子重伦理,老子重哲学,孙子重军事。本书因侧重于吴国历史,未作相关学术上的探讨。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相关书籍。
[8] 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
[9]此段记载据《国语·吴语》。文物考古成果也证明,黄池之会的霸主是吴国而非晋国。20世纪20年代,河南卫辉出土了“禺邗王壶”,上有铭文19字:“禺邗王于黄池为赵孟庎邗王之赐金台以祠器。”据现已成定论的专家考释:“铭记吴王夫差与晋定公午黄池之会。晋正卿赵鞅与其事,鞅以敬金奉吴王,吴王以之作为祠器……其时晋吴争长,吴以兵威劫晋,使屈居亚盟。”
[10]姑苏指姑苏台。《国语·越语下》:“吴王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姑苏。”韦昭注:“姑苏,宫之台也,在吴阊门外,近湖。”伍子胥曾劝谏吴王夫差不要好大喜功,虚耗国力,侵略他国,招来外患。夫差执意不听,伍子胥就叹息说:“我现在就已经看到麋鹿在姑苏台游荡。”意即吴国即将灭亡,姑苏台就要成为麋鹿漫游的荒凉之地。
外一篇 美人如玉剑如虹
——鱼肠背后的吴国史
第一节 周、吴原本是一家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太伯作吴,高让雄图。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郁郁乎文哉!
纣王残暴,害虐烝民,武王终克殷。
上古时期,周原[1]一带生活着一个原始部落,号“周”。部落首领名姬亶,为轩辕黄帝第十五世孙,周祖后稷[2]第十二世孙。
姬亶英明而有远见,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日益强盛。部民皆爱戴姬亶,不少部落亦慕名归附。人们在姬亶的名前加“古公”,名后加“父”字,称其为古公亶父,表示尊敬之意。
姬亶正妃名太姜[3],姬亶专爱太姜,不娶其他妻妾,故而“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诗经·大雅》有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太姜生有三子:长子太伯[4],二子仲雍,及三子季历。姬亶最喜爱季历,且季历生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有圣人之相。姬亶叹道:“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欲传位给季历,再传姬昌。但当时礼法传长不传幼,太伯身为嫡子,又有德行,理该继位,姬亶思前想后,不免有所顾忌。
太伯觉察到父亲的矛盾心思,决定主动让贤,趁姬亶病重时,以采药为名,偕二弟仲雍离家出走,一路南下,来到荆蛮[5]之地,历经坎坷,也经过了流血的战争,终于寻到一块定居之地。并学习当地习俗,文身断发[6],表示绝不会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