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琛眉头一皱,这事太后也是跟他提过几次的,但他如今满脑子都是朝堂上的事,对选妃立后毫无心情。
“陛下已经弱冠,确实该慎重考虑此事了。”刘衍道。
刘琛烦躁地捏了捏眉心,道:“此事再议吧,还有另外一事更为要紧,皇叔如今身体已然复原,朕打算明日便下旨,封皇叔为议政王。”
刘衍一怔,道:“陛下不必如此。”
议政王地位尊贵,位置还在丞相之上,见君不拜,殿上赐座,统领国事……
刘琛心意已决,没有理会刘衍的推辞,他说道:“如今外界议论纷纷,朕并非没有耳闻,他们都说朕是皇叔扶持的傀儡。”刘琛冷笑一声,“恐怕是那些老臣想将朕当成傀儡,才制造这等谣言逼迫皇叔离京。朕偏偏不让他们如愿,他们想你离开,朕就要你坐得更高!”
刘衍看着刘琛骄傲倔强的年轻脸庞,想起昭明帝曾说,刘琛若是登基,必然封他为议政王,果然知子莫若父……
刘琛说完又有些担心地看着刘衍:“皇叔,朕听慕灼华说……你在收拾行礼,该不会是真的要离京吧……”
刘衍低笑一声,道:“还未到离京之时,是她误会了,不过是下人见天气转凉,将夏衣收拾了起来而已。”
刘琛闻言失笑,暗自松了口气,道:“慕灼华那么聪明,居然也会闹这种误会,朕得好好笑话她。”
言辞之间听来,二人情谊已是超越了君臣,更似好友了。
刘衍掩在袖中的十指不自觉地攥了一下袖口,若无其事对刘琛说道:“陛下打算将慕灼华调至何处?”
刘琛不假思索道:“户部。沈惊鸿在吏部,慕灼华在户部,这最重要的两个部门交给朕最信任的两个臣子,朕才能放心。”
刘衍思忖片刻,轻轻点头:“也好。”
刘衍走后不久,刘琛便召见了沈惊鸿。刘琛登基之后,依然让沈惊鸿兼任天子经筵,如今沈惊鸿的地位尊贵更胜从前,不仅是朝中百官,就是民间百姓也知道刘琛有多看重这位惊鸿才子。
刘琛把奏章扔给沈惊鸿,将他的满腹牢骚又发了一遍。
沈惊鸿一看奏章,微微一笑道:“陛下为此事忧心吗,不过小事而已。”
刘琛眼睛一亮,笑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陛下若想修成宫殿,便将此事交给工部尚书负责,他必然会尽职尽责给陛下修宫殿,而户部也不会在银两上为难他。”
“他?”刘琛想起工部尚书孙汝的脸,立即摇了摇头,“朕信不过他,此事还是交给文孝礼朕才放心。”
沈惊鸿笑道:“两位尚书劝谏陛下效仿先帝,节俭行事,看似大忠无私,实则……意图谋私。不修宫殿真是库银不足吗?呵,不过是因为陛下选错了人。枢密使文孝礼颇有才干,对先帝也是忠心,陛下用他是知人善任,但文家兴起于元徵朝,而周孙两家自持是千年世家,并不怎么看得上后起的文家,如今执掌户部的周次山、工部的孙汝与文家关系不善,若是文孝礼主持修殿之事,户部和工部定然诸多刁难。更何况修缮皇宫,其中诸多油水,他们怎么可能让一个与之关系不睦的人来主持,自己无法从中插手。”
刘琛眼中闪过锐利的冷意,有些不屑地勾了勾嘴角,道:“打着忠义的旗帜,无非是为了谋取私利罢了,还要陷朕于不义,这些老臣,实为老贼,欺朕年少!”
沈惊鸿淡淡一笑道:“人之常情罢了。周次山是周太后的侄子,与陛下有血缘关系在,工部尚书孙汝,乃是江左世家当代的家主,这两人背景深厚,世家皆以他们为首,陛下的指令得不到两人的首肯,便难推行下去。”
江左多世家,多的是千年的世家,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些世家屹立千年不倒,底蕴难以估量,便是皇帝,对他们也多有忌惮。如今周家与孙家为世家之首,两家关系友好,周太后便是当年周家最出色的贵女,如今周家在朝中的势力也最是树大根深,与孙家联手,势力几乎能与刘衍抗衡。
刘琛皱着眉权衡着:“此事若从了他们的意愿,朕日后岂非更要被他们掣肘?朕决意封皇叔为议政王,朝堂之上有他在,那群匹夫说话做事就得多斟酌三思了。”
沈惊鸿有些诧异地挑了下眉梢,但随即也明白了刘琛的想法。刘琛性子刚直,最不耐文官那些迂回心思魍魉手段,主张以武服人,但如此却非长久之计。沈惊鸿叹道:“陛下,如此一来,岂非让定王满朝皆敌了?他能镇得住一时难道还能镇得住一世吗?这天下终究是陛下的天下,臣子也该是陛下的臣子,不能让他们都只畏惧定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