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欲燃+番外(94)
但皇帝是在乎的。他要萧沁瓷的心甘情愿,能让他肆意把玩,碎掉的瓷除了会扎得他鲜血淋漓疼痛入骨之外,没有别的意义。
所以在和萧沁瓷的较量中,永远只能是他先服软。
“是朕错了,朕不再提,你也不许再说。”皇帝说着,总算放开手,转而轻轻触着被他掐出的红痕,萧沁瓷可以承受皇帝的粗暴,却对这样轻柔的举动更敏感,皇帝也知道她受不住,故意如此。
“已经发生的事,不提便不存在了吗?”萧沁瓷并不领情,别过脸去,“陛下想要如何答复吴王?”
皇帝不自在的轻咳一声,那原本就是他愠怒之下故意说出来激萧沁瓷的,他想要看萧沁瓷的反应,是平静无波还是故作坦然。
皇帝不在意平宗,不在意楚王,他也不将吴王放在眼里。
可他知道,萧沁瓷从前为吴王弹过曲子,与他论过时政,她纵然不喜欢吴王,对他也当是有过期待的,可惜吴王不明白。
对萧沁瓷这种性子的人而言,期待远比所谓的喜欢来得更为真实,也更加意难平。
“朕自然已经拒了。”皇帝平静地说,面上是不能叫萧沁瓷看出来的坦然,“萧娘子,吴王非良配,你既然从前已拒过他一次,如今也不会答应。”
皇帝说着笃定的话,实则心中仍存着不确定。患得患失是男女情爱中常有的情绪,可皇帝从不会将其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萧沁瓷蹙眉:“陛下话中何意?我同吴王殿下并不相熟,也无私情。”
她说的那样坦荡,皇帝若非亲眼所见,也要被她骗过去。
皇帝静静看着她,忽而问:“那对镯子,是吴王送你的?”
仅凭一双玉镯,吴王便不顾身份的要去和一个陌生宫人说话。
那镯子皇帝从未见萧沁瓷戴过,听说是她送给苏四娘子的添妆礼,若非是从前时时得见抑或是本就为吴王赠送,否则只一眼吴王怎么就能认出来呢?
萧沁瓷悚然一惊,颤栗便绵绵从脊背爬上。
她立时便将皇帝所言“从前已拒过他一次”同记忆中的场景联系起来。
那对镯子确实是淑妃所赠,但却是吴王从宫外寻来的。
吴王年少时性情温柔坦诚,也从不避讳自己的心意,他待萧沁瓷温和细心,少年的情意清澈得一眼见底。
而萧沁瓷从来冷淡,冷淡拒绝了吴王送她的所有礼物,只有那双镯子,他辗转托了淑妃赐给她。
但于萧沁瓷而言,是屈辱。
她不会忘记淑妃言语中的敲打和目光里暗藏的厌弃,但她不得不接过淑妃的赏赐,还要“感激”她的宽厚大方。
萧沁瓷神色骤冷,没料到皇帝竟然见过她同吴王相处。
她不知皇帝到底撞见过几次,又知道多少,皇帝所言已超出了她的预料。
萧沁瓷在将那对镯子送给苏晴时未必没有抱着些许隐秘心思,在得知吴王回京后。
她确实想要掀起风波,但还未曾蠢到在天子眼前同吴王私相授受,她知道那对镯子会惹人怀疑,但皇帝只会得到捕风捉影的传闻,他不该——
她在瞬息间想出了应对之策。
“不是,那镯子,是我刚进宫时淑太妃娘娘赏的,”萧沁瓷冷言道,“我如今是修道之人,金玉俗物不沾身,与其让珠玉蒙尘不如送给四娘子。陛下还想知道什么,今日也可一并问了,免得日后再让您怀疑我的品行。”
皇帝以为萧沁瓷拒绝他,是因为喜欢吴王?那也实在好笑。
男人间的争风吃醋同她是没有关系的,萧沁瓷从不主动,也绝不落人口舌,那些狂蜂浪蝶是他们自己心智不坚,一如她在皇帝面前的委婉拒绝,惹人惦记不是她的错。
皇帝道心不坚也不是她的错。
萧沁瓷没有喜欢过任何人,见色起意生出的喜欢不值得让她侧目。
吴王和楚王带给萧沁瓷的价值是因身份而起的利益交换,当萧沁瓷发现自己不能从他们身上得到想要的之后便毫不犹豫的抽身而退,她拒绝了吴王,又将楚王出卖给了贵妃。
他们的情意和付出对萧沁瓷来说一文不值,自然也被弃如敝履。
她是个吝啬鬼,在曾经有过的两场试探中,连多余的情绪都是不肯装一装的。换了如今在皇帝身上也是如此,她不停榨取着皇帝的真心,试探他的底线,为此她已等了两年,不介意等上更久。
以真心换真心,在她这里行不通。
帝王的情爱如烟云易散,她想从皇帝那里得到的是更实际的权势。而帝王专权,他可以和心爱的女子分享自己的地位,却不能分享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