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太过心急。”婉儿紧紧盯着太平的眉眼,“一次杀了四人。”
太平脸色大变,“四人?!”
“庐陵王庶长子很早便去了藩地,并没有与庐陵王同在房州,所以给了武承嗣可乘之机。”婉儿长话短说,“剩下的三人,都是今春奉旨去藩地的皇嗣之子。”
太平想过这些人活不长久,却没想到武承嗣做事竟这般明目张胆,皇孙一连殁去四人,说是巧合,天下人没有一个会相信。甚至,还会把矛头都指向母皇,说她丧心病狂,为了延续武周,竟对自己的亲孙儿都下得了手。
“母皇只有一条路能走,便是彻查此案。”太平已经不是年少时候她,此事只能办得明明白白,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婉儿点头,“陛下输不得,殿下也输不得。”
“婉儿可有什么良策?”太平镇静了下来。
婉儿重重点头,“有一策。”
“说来听听。”
“移花接木。”
太平追问道:“移何处的花?”
此事绝不能查到武氏身上,武承嗣就是吃定了这点,他与武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才敢这般嚣张,犯下如此大罪。
武皇如今是众矢之的,武承嗣也是嫌疑最大之人,正因为如此,只要把罪名按在与他们敌对的人身上,便能将局势扭转过来。
武皇树敌众多,武承嗣平日耀武扬威多了,得罪的人也不少。从这些人中挑出一个“合情合理”会报复武皇的人,却并不容易。
“臣一时没有想好。”婉儿需要时日仔细想明白。
太平一时也想不出该把谁揪出来当这个替死鬼,可当务之急,应当先帮母皇稳住朝局,以免朝堂动荡,四境外敌趁机出兵,乱了她后面的谋局。
“晚上随我回府,我们整理出一份名册来。”
“臣已向武皇请旨,她已经允了。”
“我还要向她讨一份特旨。”
“什么?”
“神都南衙的兵权。”
这个时候,武皇若是下令羽林军严镇神都,天下人只会进一步非议武皇心虚。此事必须太平来,不说将南衙兵权全部拿到手,至少阿娘交给武氏的那部分,她要趁机拿在手中。
那一部分现下在武攸宁与武攸暨手中。
得了消息的李唐旧臣们齐聚万象神宫之外,山呼叩首,恳求武皇严查此案。瞧见公主匆匆入宫觐见,他们纷纷朝着公主投来了恳切的目光。
此案若是交给公主来办,一定不会徇私枉法。
太平踏入万象神宫,第一眼便瞧见哭嚎着跪在武皇面前的四哥,他实在是伤心极了,那三个孩子年岁尚小,竟死得这般不明不白,他身为亲父,无论如何都要站出来为孩子讨一个公道。
武皇被他哭得头疼,瞧见太平来了,略微松了一口气,“太平,朕将此案交由你负责。”
“臣领旨!臣还要母皇允臣一诺!”太平对着武皇一拜,也不与武皇绕弯子,“将驸马执掌的南衙禁军交由臣调度。”
武皇知道太平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削些武氏的权,可以让外面那些老臣心里舒坦些,也可以证明她想彻查此事的决心。
“准!”
“臣还想母皇给臣一个特旨。”
太平再拜。
武皇皱眉,“你还要什么?”
“四哥。”太平指向那个哀嚎不止的李旦,“殁的不仅是母皇的皇孙,还是臣的侄儿,更是四哥的亲子,此案臣要四哥从旁协助。”
武皇迟疑地看了看李旦,皇嗣若是搅进来,他与太平查出的真相便无人会质疑,只是每多一人,事情便难办一分,武皇只担心太平最后控制不了局势。
“阿娘信我便是。”太平只有剑走偏锋一次,方能堵住那些人的嘴,帮阿娘暂时稳住朝局。
李旦感激地接口道:“母皇,你信儿,儿只想为孩儿讨个公道,绝对没有旁的心思!”
武皇站了起来,亲手扶起了李旦,爱怜道:“阿娘怎会不信你呢?阿娘只是怕你触景伤情,捱不住。”
李旦已经多年没有得到武皇这样的温情了,他只觉苦涩与冰凉,哑声道:“儿可以的。”
“四哥先回宫收拾行装,明日一早,随我一起前往藩地调查真相。”太平说完,对着武皇一拜,侧脸深望了一眼婉儿,“婉儿,走。”
“诺。”婉儿跟着太平一起退出了万象神宫。
太平高高站在宫阶之上,凛声道:“诸位大人可以回去了,本宫奉旨与四哥一起彻查此案,一定会给诸位一个满意的交代!”
当听见“四哥”二字,这些大臣们彻底踏实了。
武皇能让皇嗣与公主一起彻查此事,某种意义上可以佐证,皇孙之事确实与武皇无关,否则她一定不会让皇嗣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