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眸光沉下,这样办也不是不可,只是天子称病,镇国公主也称病,这不是明晃晃地把矛头都指向她这个母亲了?
婉儿翻了几本奏疏,从当中拿出一本来,呈给了武后,“太后,山东今年大旱。”
武后眸光微亮,接过奏疏后,提笔便在奏疏上写了批注,“命太平去山东赈灾,她不是在长安种了三年的地么,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婉儿悄舒一口气,从武后手中接过奏疏,“现下就拟诏么?”
武后点头,“要快。”
婉儿立即提笔,很快便拟好了诏书,呈给武后阅览之后,便交由厍狄氏送往了鸾台。
公主还朝一事算是暂时解决了,赈灾没个一年半载,太平是回不来的。
武后心头悬着的石头落下,赞许地看向婉儿,“记你一功。”
“谢太后夸赞。”婉儿行礼。
武后却没有笑太久,笑容便僵在了脸上,“太平也不小了。”她心中有合适的驸马人选,可太平有先帝特诏在手,此事不由她这个阿娘做主。
“殿下与太后同心,他日还朝,想必会给太后一个满意交代。”婉儿垂眸安抚武后。
武后笑意深沉,“婉儿这是在为谁说话?”
“天命所归,大势所趋,臣自是为太后说话。”婉儿不惊不惧,说得淡然。
“伶牙俐齿,倒是可堪大用。”武后说完,琢磨片刻后,似是打定了什么主意,却换了一个话题,“三日后的殿试之题,婉儿可想好了?”
“臣已想好。”
“说来听听。”
自从先帝崩殂,至今已经三年有余,其间诸事繁杂,兵祸不休。武后好不容易收整妥当,今年终是可以重开科举,选拔天下士子,所以她很是重视此事。
“题名,天下为公。”婉儿朗声回答,此题出自《礼记》。
武后听见这四个字后,忍不住放声大笑,“婉儿以为,哀家算这个贤者么?”
婉儿一拜,“太后可谓上上之人,当以‘圣人’自居。”
“妄言!你好大的胆子。”武后打趣婉儿,却没有半点杀意,只觉心头快然,这个题目她实在是喜欢。
第114章 野心
朝廷诏令传至长安, 太平当即领命,同时写下奏疏,推举魏玄同代守长安。魏玄同当年因为上官仪一事被流配岭外,这些年累迁至天官侍郎。先前酷吏对狄仁杰下手, 也是此人帮忙求情, 加之狄仁杰不辩不抗,武后最后终是放了狄仁杰一马。
武后收到太平的举荐后, 犹豫再三, 还是同意了太平所奏。这几年来,酷吏横行, 收拾的大多是不臣武后之人。这魏玄同多年之前参与废后之行,若是武后在这个时候委以重任,反倒能给那些人心惶惶的官员们一颗定心丸。
她并不是睚眦必报,她收拾的只是不识时务之人。但凡有才之人, 皆可重用。她想, 难得太平推举一个高官, 她这个当阿娘应该给她这个恩宠。尤其是这种关键时候,她越是重视太平,那些酷吏就越不敢对太平下手。
太平调集好米粮后, 便亲率一千禁军赶赴山东赈灾。大灾之后, 必有大疫, 两相反复, 迟迟难平。原本料想的赈灾最长只须一年,可太平在山东一待就是十四个月。待灾情稍缓,已是垂拱四年的五月。
同月,武后侄儿武承嗣在神都洛水中捞起一块白石,上书“圣母临人, 永昌帝业”八个字,以作祥瑞现世。武后大喜,加封自己尊号为“圣母神皇”,期待着明堂落成,好以“神皇”的身份,举行祭天大典。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最后一步。
武后这几日处理政务时,一直在思忖此事。李唐皇族甚多,就算李旦禅位,于情于理都轮不到她这个母后承位。
如何能威慑天下,让李唐皇族噤若寒蝉?
武后想了许久,一直想不出一个合适的法子。
就算要杀,也要一个由头。
偏偏这些个李唐皇族最近安静无声,酷吏怎么网织罪名都牵扯不到那些王孙身上。
裴氏给武后端上一盏甘露,看了两眼一旁伺候的厍狄氏与婉儿。平日这两位女官给武后出的主意最多,可这两日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实在是让人费解。
武后批完一本奏疏,只觉烦得慌,“这天热得慌,裴氏!”
裴氏知道武后想吃什么,当即从不远处的冰鉴中取出了一盘荔枝,奉送至案边。
婉儿知趣地走至案边,开始给武后剥荔枝。
武后蹙眉,抬眼一看婉儿,“平日就你主意多,今日怎的一句话也不说?”
婉儿将剥好的一颗荔枝奉给武后,武后并没有吃的意思,只是紧紧盯着婉儿的眉眼,就是要听她说几句。
厍狄氏的心弦一绷,此事可不能随便开口。可能只是几句话,便有成千上万个人脑袋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