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国新丰酒+番外(12)

作者:若非黑白 阅读记录

“阿秀,你说身为女子便注定是低人一等吗?”她她露出厌恶的神色来,恨恨地磨了磨牙。“我可不服。可即便我富贵滔天,你位高权重,皆是免不了俗的。我再如何的轻狂放荡,也不过是笼中垂死挣扎罢了。”

她冷冷地笑着,紧紧抓这邬秀的肩,眼里的恨意怨气竟令久经沙场的邬秀有些不敢看她。

“阿秀,这世上唯你知我。所以我无法解你,因为你我皆是受困于此,永世不得解脱。”

“这俗世才是压在你我身上的炮烙,这耻辱,令人发狂。”她说。

第十三章

“你向温家温静和去寻答案吧,我们同窗时最负盛名的才女。她也已嫁人,儿女绕膝,同她夫婿举案齐眉,生活圆满,说不定能为你开辟一条道路。”

最后,东门熙熙这样向邬秀说道。

于是邬秀便别过东门熙熙,向城西的温家寻另一挚友温静和去了。

——————————————————

温家当年也不过是诗书传家的小世家,平日身份地位略次与邬家。族中读书人多是资质平平,却出了温静和这样天资绰约,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长女。她四岁蒙学,六岁先生出一命题诗,节气【雨水】,温静和张口便道:

和烟湿气连山暗,浥露孤梅近竹低。遥问东风春何处,请君为我折玉兰。

先生大惊。往后温静和自是指物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世人皆称道温家百年灵毓才气钟会于女子。温静和若为男,必为潜龙,不日定将腾跃九天,蟾宫折桂。

温家的族学不如邬家。温家眼界不落俗人,自然也不愿让子女成为“伤仲永”的案子,便送了温静和到邬家族学继续求学。温静和已是八岁,举止才智已恍若成人。那年邬秀方六岁,也是刚进族学,温静和便如长姐般照料她,教她诗书礼乐,两人便自幼情同姐妹。

待邬秀出征那年,温静和又以一【春光赋】再度闻名于世,其中两句“四方寻奇绝,万里觅风月。往来描山川,出入绘云烟。”不知吸引多少文人墨客登高游春,一时间风头无量。

近些年来即便她有了夫婿,做了教书先生,也依然是远近闻名,盛名不减。

到了温家,温静和正在一字一句地给学生讲书。邬秀便不打扰她,坐在窗前双手托腮,摇头晃脑地一并听起来。

房里多是五六岁刚过蒙学的小娃娃,有男有女的坐满了。

今日讲的是【劝学】。

邬秀打了个哈欠,也跟着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她不自知自己声音在一众孩童里多么惹眼,几乎开口一瞬间温静和便扭头看到了窗棂上懒懒趴着的邬秀。

“阿秀!”温静和惊喜道。

邬秀嗯了一声,便光明正大地从窗户翻进来,扬首示意她继续讲课。

真还是个小孩子心性。温静和心里微嗔道,面上却不可抑制地扬起嘴角:“今日便散了罢,回家记得温书。明日【劝学】的第一段,先生要考量你们的。”

“好~先生再见!”

“你怎么来了?”温静和忍不住打量起这个妹妹。“也不提前说一声。”

“自然是思念温姐姐心切。”邬秀坐下来,伸手向她撒个娇。

“阿姐近来可好?我听说你婚姻美满,举案齐眉。”邬秀皱了皱眉:“我回来已有半月……所接触皆是女工女德,着实令我心生迷茫,求阿姐为我解惑。”

温静和叹了一口气,带了几分淡淡的哀愁开口:“阿秀你可知……我做先生是教什么的吗?”

“诗书礼乐?”

温静和摇摇头:“非也。教授蒙学弟子并非我主业,而是教授女训。”

邬秀大惊。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她面无表情地念道。

“是不是感到很诧异?”她自嘲地笑了:“你知这是我曾最厌恶的东西,而今我却用它谋生,补贴家用。我与我夫婿的确是相敬如宾,不过这不一样。因为我爱他,所以愿意做出改变,为他生儿育女,早请舅姑晚侍君,可最终还是落在了这俗世里啊。阿秀,我已不是那个年少轻狂说着要仗剑走天涯的温静和了。”

“这凡尘那家不是经?每当这样这样劝自己,我也会为当初的选择辩解,心里便好受多了。”

“埋没总好过消磨。”温静和望着邬秀,眼神无悲无喜:“你知我也曾五陵年少,而今呢?早已恍若隔世。我如今虽未江郎才尽,却胜似才尽。没了那通天的少年心气,心里没了的那长剑锋芒,写出来的东西不过是俗物。是俗世消磨,毁了温静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