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国”这三个字一出,众人皆惊。
澜宛的脸色更是惨白。
作为苍人,恐怕没人不知道长歌国阮氏的厉害。
长歌国乃是甄皇后建立的国度,在长歌,甄皇后不是皇后,而是国君。
长歌国在甄皇后之后,由她的养女“枭”继承,她不仅继承了国体,亦继承了甄皇后的母族姓氏“阮”。
阮氏,正是长歌国的皇室,其中有枭的血脉,也有苍高祖和甄皇后的血脉。
大苍也有庞大的阮氏分支,但是和长歌国的阮氏还是有些不同。
长歌国的阮氏继承了甄皇后一族的骁勇善战,颖悟绝伦,无论是力量还是骑射都有卓越的天资。
传说中,长歌国精锐的骑兵只要一千,便能夺下一座城池。
如今居然来了七八万……
从灵歌山下来的大军,的确是长歌国的军马。
领军的是长歌国的二公主,也是当今长歌国最出色的武将之一。
她和身穿铠甲的卫慈一同在大军中前进。
数月前长歌国的皇室收到了卫袭的密信,这位大苍天子在信中向长歌国求兵,希望长歌国派五万精锐增援。
长歌国和大苍乃是一脉相承的血亲,这些年也一直保持着联姻。长歌国国主很大方地派了八万骑兵前往博陵,二公主一直都很想和苍人较量,这回总算找到了机会,主动请缨,国主也希望二公主能多历练历练,便让她去了。
二公主正是双十年华,一身器宇轩昂的甲胄之下,是一张年轻而锐意十足的脸。
她对卫慈道:“当年祖奶奶枭和大苍的高祖约定过,‘兵不过洈水’,两国永世交好,没想到如今还是过了洈水。”
卫慈对她淡淡一笑:“有劳二公主了。”
二公主心潮被她这一笑弄得更加澎湃,立即发号施令,入城杀敌!
陶挽之骑着马上前,跟在卫慈身侧:“殿下也要入城杀敌吗?”
卫慈抽出剑:“博陵的存亡与我休戚相关,我退缩过一次,这次不会再退缩了。”
陶挽之难过地说:“殿下别把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生在皇室也不是殿下选择的。若殿下是个普通人,长于市井之家,又何须背负这一切?”
卫慈明白陶挽之在关心她,但她知道,眼前的硝烟来自于剪不断的仇恨和越滚越多的积怨。
如陶挽之所说,卫慈也想过,如果她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子,如今她的人生会是什么样,被她改变了命运的人又会是什么样。
也只是想想。
“但我是卫慈。”
卫慈驾马,跟着长歌国大军冲入博陵。
陶挽之听罢,又是担忧又是欣慰,一如既往追随卫慈,痛杀贼寇。
谁也没想到从灵歌山上突然杀出无比勇猛的长歌国骑兵,澜家军的优势几乎在一瞬间被瓦解。
澜宛能滴血的眼睛死死盯着城内不断被斩杀的澜家军。
就差一点……
只差了一点点。
“小心!”
一支冷箭冲着澜宛劲射,要不是被身边的人护下来,此时澜宛的眉心恐怕已经被射穿。
“啧。”城墙下的二公主有些扫兴,还以为能一箭射死城上那个老巫婆。
“你们,跟着我上城楼!”二公主对着身后的亲卫军喊。
眼见骑兵杀了上来,将士立即将澜宛推上马:“此地不宜久留,尚书快走!”
说完此人就被射死。
澜宛被众护卫拼死护下城楼。
东门守住了,西门的澜家军也溃不成军。
澜宛却抱着吕简露出了笑容。
“走吧,送我去画舫。”
只差了一点点。
原本她还是很喜欢博陵这座城池的,有水,有花,琼楼玉宇软红香土,还有她和阿策那么多的回忆。
一想到要将这一切碾成灰烬,还是有些不舍。
……
“什么,火药?”葛寻晴和石如琢在巷陌拐角里听到先知所言,都是一脸震惊,不敢相信。
“是……”先知眉心的皱纹因为他常年皱眉的缘故,压得很深,似一座小山镇在他的五官之上,让他所说原本就令人震惊的事又平添了一份危机重重,“在博陵的东南西北四个地方都有澜氏的府邸,府邸之下被澜尚书埋下了巨量的火药,且利用地下水道将这四个点串联起来。只要有一个点爆炸,其他三个点便会跟着一块儿炸,到时候……博陵便灰飞烟灭了。”
“那!这四个地方在何处?!”葛寻晴急着追问。
先知却说:“这,老朽便不知道了。”
葛寻晴和石如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