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美人谋+番外(693)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陆兆麟瞪着双眼,“难道京中有变?”他们才从楚京来到边关没有多久,京城就又发生了动乱。
“我不知道。”萧怀玉摇头,她并没有准确的消息,一切都只是猜测,“但是皇帝驾崩了。”
她十分清楚皇帝的驾崩,意味着平阳公主将进一步夺取权力,而朝中那些官员又岂能会让女子执政。
平阳公主想要以公主的身份执掌朝政,其过程必然会异常艰难。
世家的势力仍在,并且早已经对内廷涉政有所不满。
陆兆麟见萧怀玉如此冲动,便担忧的提醒道:“陛下驾崩,朝廷应该有讣告发出,但是末将未曾听到半点风声,倘若消息为假,如今朝中文武对立,将军无诏入京,恐为文官弹劾。”
“那就让他们弹劾吧。”萧怀玉走出大帐道。
“消息是从中护军府传出的,伯阳在京中,我让他监视着朝中,保护公主,我想这个消息应该不会有假。”
陆兆麟紧跟其后,又问道:“京中动乱,将军只带五千人马?”
萧怀玉牵着青骢跨上马背,侧头看向日落的方向,目光如炬,“平京都之乱,五千人足矣。”旋即扬鞭离营,“驾!”
※ ※ ※ ※ ※ ※ ※ ※ -----
——楚宫——
楚京皇城内剑拔弩张,宫城门禁闭,而皇帝刚刚驾崩不到三天。
随着一阵惨叫声,曾一同守卫楚京城的禁军相互厮杀了起来。
执掌禁军十余年,没有人比韩修更清楚楚宫的城防,不到半天时间,第一道宫门便被破开。
宫城内,拦在韩修所率领的叛军前的,是另一支禁军中护军,此前他们跟随萧怀玉东征齐国,护军将军张伯阳,更是萧怀玉的心腹部将。
“先帝刚刚大行,尔等身为人臣,不守国丧,却举刀兵闯宫,是想造反吗?”张伯阳质问道。
“造反,造谁的反?”裴长之骑着马从人群中间走上前,“先帝驾崩已有三日,中宫却秘不发丧,并更换宿卫的军队,究竟想做什么?”
“太子年幼,更换宿卫是为了储君的安危,陛下遗诏,太子灵前继位…”
“立一个襁褓中的婴孩为储君,这真的是陛下的意思吗?”裴长之问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困惑,“自涪陵回京,我等众臣便再未入见于陛下,一切政令,皆从妇人之口出,然而早在大楚建立之初,便有内廷不得涉政之祖制。”
“立十九皇子为太子究竟是谁的意思,陛下为何不见众臣,中宫百般阻扰,是何居心,而在立下年幼的太子后,陛下又为何突然驾崩。”
张伯阳作为武将,自然争论不过身为老臣的裴长之,“尚书令…”
“裴某只想要一个解释!”裴长之呵道,“以及改立十三皇子李宗,还政于新君。”
裴长之与一众士大夫早已看出平阳公主的野心,只是因为武安侯在京,且中领军韩修态度不明,才有所隐忍。
然而平阳公主却在之后不顾劝阻,执意立李兴为太子,女主主政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他们便也越来越恐慌与不安。
“公主呢?”张伯阳问道身侧的宦官。
“在承明殿。”宦官回道。
平阳公主带着张贵妃母子等候在楚宫正中间的大殿,承明殿内。
两军博弈,胜负难料,但,平阳公主比这些文臣要有更多的筹码——边军。
外面冲杀声不断,经历过一次兵变的张贵妃,心中充满了不安,李兴诞生于腥风血雨之中,如今又因储君之事,闹得满城风雨。
“兴儿还太小,公主立他为帝,宗室与群臣自然不会答应,楚国已经遭受了太多的动荡。”张氏看着平阳公主,她虽是妇人,却也明白平阳公主拥立李兴所面临的阻碍。
“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平阳公主坐在殿阶之上,擦拭着手中的利剑,“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第327章 承明殿之变
张氏抱着自己的儿子,眼里充满了担忧,因为李兴的年幼。
跪坐在殿柱白绫下的秘书郎赵砚书放下手中的笔,“贵妃娘子。”
“太子殿下乃是昭告天地、宗祖行过册封礼的储君,国之正统,先帝大行,储君继承大统,乃是礼制,尚书令裴长之作为文官之首,中领军韩修作为禁军统领,却在先帝尸骨未寒之际引兵入宫,行谋逆之事。”
“这种时候,娘子应该要有底气抗争才是,因为宗法与礼教,不会站在佞臣那边。”
“他们的阴谋,也不会得逞。”说这句话时,赵砚书将目光转向了平阳公主。
因为他在平阳公主的眼里,没有看到一丝的慌张与惊恐。
对于裴长之与韩修的造反,平阳公主似乎早有预料,她在等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