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406姐妹同行+番外(50)

作者:我在找我的铁铲 阅读记录

刘梦桡含笑回答:“不在梅边在柳边*。”

“什么梅边柳边,我搞不懂你们怎么想的。”唐蒄嘀咕几句,挥手说,“走啦,送你回去之后我还急着回家睡觉。”

刘梦桡起身告别,柳别霄收拾着桌上散落的稿纸,对她道:“等我写了新的词,还能再给你看吗?”

刘梦桡笑着应了,柳别霄送她和唐蒄出巷子。两人一路沉默,她这才明白为什么古人说佳句只能妙手偶得。那瓣墨水勾勒的梅花静静绽在手中,是重门深锁高墙密瓦中罕得一见的春光,天地无垠人声鼎沸里无处窥探的秘密。

巷道尽头是晚灯初上的南京,柳别霄看着她的身影融入川流的人群中,仿若一颗石子落入浩荡汪洋。这样的心绪堆砌多少词句也无法说尽,下笔时的动作也不如她那般熟谙。

柳别霄写完最后一封给刘梦桡的信后,恰好有只黄鹂停在窗前。那时她就感觉到这样的情况持续不了多久,春季即将结束,原本约去栖霞山也因刘梦桡家里预备搬家的事情搁置,虽然收到了更多信件,但她没能再见到刘梦桡。

刘梦桡搬回丹楼,唐蒄依旧与她保持来往,有时也到柳别霄家里说些她的近况。再过几年,寄来的书信逐渐少了,最后干脆没有。唐蒄收信应邀前往丹楼一趟,柳别霄借此再次听到刘梦桡的消息——她死了。

--------------------

腻玉圆搓素颈:出自宋·柳永《昼夜乐》,后被宋·苏轼化用于《满庭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出自宋·苏轼《菩萨蛮》。寒玉细凝肤:出自宋·苏轼《南乡子》。重湖叠巘清嘉:出自宋·柳永《望海潮》。不在梅边在柳边: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在这个故事里谈诗词歌赋吧?

第23章 画鼓声中昏又晓

唐蒄问:“你们确定这是她?”

对方点头。

“我就出去几天,怎么这么巧出了这种事。”唐蒄盯着铺白布的木板上僵直的尸体,恨不得整个人都凑上去,“烧成这个样子,换作你们也会认不出来。”

面对友人烧成焦炭的尸体,换成旁人是目不忍视,偏偏唐蒄一点反应都没有,反倒是第一时间动手检查尸体。任她再细致也查不出错漏,因为这具尸体的确就是刘梦桡。

对方是刘梦桡的家人,眼看她是这个态度,不由得沾了几分恼怒:“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是这火烧得太突然,我还没反应过来。发丧要赶快,天气太热,尸体会臭的。”唐蒄俯身查看尸体的烧焦程度,若有所思地说,“不过,也没听说过腊肉会发臭。所以梦桡这是变成了什么?会发臭的黑化肥?”

众人都看着她,她没心思再察言观色,伸手一拍木板上的尸体一把,笑道:“还真是,焦黑焦黑的。”

旁边那个常陪着刘梦桡的婆婆以为她难过傻了,上来扶住她道:“唐小姐,您还是到侧厅休息一下吧。”

“为什么,我还有话要告诉你们呢。”唐蒄像是很忌惮,长叹一声道,“如今的梦桡不止是看着吓人,就算现在是冬天也要尽早下葬,否则全家都会臭掉。我记得以前也遇见过类似的尸体,搞得整个警察局都臭烘烘的。”

唐蒄确实常和尸体打交道,若不是要卖金家人情,肯定不会请她进门。现在她对尸体的熟知算是能帮她挣得点信任,刘家当家的问:“烧成这样,也要尽早下葬吗?”

“是啊。虽说梦桡现在看着是烧得跟柴火似的,可尸体要是被烧得外焦里嫩,该烂的还是要烂。”唐蒄抿抿嘴,愁眉深锁道,“而且焦尸容易渗尸液,滴在地毯和衣服上很难洗掉。不过你们要是想靠这个怀念她就当我没说。”

可能是她讲的太恶心,当家的不动声色略微往后撤了半步,问:“那唐小姐说,应当什么时候下葬?”

“要赶快。两天前抬出来的尸体,在常温里熬了三天……最好在天黑前送出去。”唐蒄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到了大半夜这种东西还留在家里,你们不怕我怕。”

当家的招手让人进来运走尸体,唐蒄补充道:“不用换寿衣,拿个棺材装好埋了就了事,越快越好。”

当家的立即摇头:“这不行。梦桡是刘家的女儿,出嫁已经耽搁了,葬礼不能马虎。”

“死都死了,你还在乎这些?”唐蒄不耐烦地玩头发,“葬礼想弄就弄吧,但尸体早解决为好。元宝纸扎可以立即买来,那些没来的亲戚赶到坟头哭一场就算过了。”

当家的觉得不对,问:“必须这么急吗?”

“当然。尸体卷成这样是因为烤得太焦,现在是冬天,温度一旦下降,尸体就会回缩。”唐蒄神态张狂地胡说八道,“她会坐起来,搞不好还会睁开眼睛!烧到这个程度,眼睛里应该攒了很多尸液。”她小声说,“我今晚还是不在你们这住了,上回胆差点被吓破了,看不得第二回。”

上一篇:遮面 下一篇:君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