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算他们确实没动田家的孙子,那姜庚子被拐案总归是他们干的吧?
打!
先狠狠的打一顿,然后再谈别的。
不得不说,尽管县太爷脑子有包,二话不说就直接上刑也确实不太人道,但这个方法也是真的有效啊!
一通板子下来,姜大夫妻二人把该说的不该说的,统统都说了。
很快,真相大白了。
确实是如姜氏一族的族长所言,这是内部纠纷。姜大和姜二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那个姜二就是姜庚子的爷爷。
这俩兄弟早年间还是不错的,但后来因为赡养父母的问题曾出现过矛盾。姜大仗着比弟弟年长十来岁,早早的霸占了全部的家产,对父母却极为不好。偏他又擅长面子情,族里更是属于那种没闹出事情来也懒得去插手的,因此姜二几次抗议,甚至表示愿意赡养父母,但姜大仍然不同意,生怕弟弟是在找借口争家产。
后来,二人的父母相继去世,两兄弟也就不再来往了。
本来也就是慢慢疏远而已,谁知这么多年过去了,轮到姜大夫妻俩年迈了,他俩的儿子们继承了他们的光荣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
用人话说就是,都是大“孝”子。
而就在姜庚子被拐的那一天,姜大婆娘是来镇上借钱看病的。他们俩口子要比姜二大了十来岁,此时已经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难免经常有些病痛。但跟儿子们要点儿粮食还成,大不了就是给些粗粮,总归不至于饿死的。可要是想拿钱抓药,那就是做梦了。
姜大婆娘原本就是满心的不情愿,还觉得十分丢人。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家过得更好的。当然其实他们家也确实过得不差,只是他们俩口子过得不好而已。
想着自己一辈子要强,临老却还要跟一直看不起的弟弟和弟媳妇拿钱,再想到自己年轻时候,一生一个儿子,进门五年生了仨儿子,而弟媳妇头胎是闺女,隔了好几年才得了个儿子。自己肚子不争气,儿媳妇也差不多,她家三个儿媳妇,一溜儿的给她生了十个孙子,当然还有几个孙女,而二房这边却是一溜仨孙女,最后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孙子。
姜大婆娘怎么都想不通,明明自己比妯娌强那么多,怎么就落到如此田地?
妯娌在家中说一不二,儿子儿媳都听她的,姜二其实也是听她的,底下的孙子孙女也都是乖巧听话,唯一一个炮战性子的二孙女,谁的话都不听,独独听奶奶的话。
看看妯娌,再看看自己,姜大婆娘险些没直接气死过去。
也因为抱着这些个小心思,她就算到了杂货铺所在的街面,也一直没能鼓起勇气走进去,只这样远远的看着正在铺子里忙活的妯娌。
就在这时,她听到几个路人在说田家大孙子丢了的事情……
说白了,这真的就是个巧合。
可能是被嫉妒扭曲了心灵,也有可能就是单纯的当时一个念头涌现,姜大婆娘将姜庚子哄骗了过来。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已经七岁的姜庚子这么容易就被人拐走了,还完全没有惊动任何人。
因为他认识眼前这个人!
那是他的大奶奶,哪怕两家早已疏远了,过年总是要去祭拜先人的,他认得啊!
根据姜大婆娘的供诉,她就是想让妯娌不好过,单纯就是报复。不过她也没有想过要害死孩子,只是想着先把孩子带回家住几天,等回头这边闹开了,她再假装找到了孩子,把人送回去。
这样一来,到时候再开口借钱,不就变得容易多了?
再一个,也正好让妯娌急上几天,她听路人说,田家丢了孙子,家里人都在埋怨孩子奶奶。她盘算着,顶好也让妯娌母子离心,让她好好被儿子儿媳责怪几天,毕竟出事时家里只有妯娌一人在家。
至于田家的孩子,她是真的不知道。
姜氏族人也能证明,田家大孙子丢了的时候,姜大婆娘人就在河田村里,压根就没有离开过。她最近一次出门,就是姜庚子丢了的那天,在这之前她起码有小半年没离开村里了。
要查证这些事情并不难,衙役很快就证明了这一点,姜大婆娘确实是没有作案动机,同时也没有作案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她压根就不认识拍花子,也没有把孩子出手卖钱的意思。等于说,她所说的报复孩子奶奶的说法,是经得起推敲的。
至于为什么姜庚子会被发现在河田村不远的小树林里,那是因为这孩子跟奶奶感情好,在发现大奶奶一路上不停的低声咒骂他奶奶,言语间还表示他奶奶应该去死,不该活着,诸如此类诅咒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