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炮灰不干了(美食)(86)
宋婉也是没想到出门居然这么容易,高兴地点点头,又坐了一会儿才拜别。
回到竹栖院,她也尝了一点芋泥千层,味道比以前做的更加香醇,不知是不是原材料更好的缘故。
然后一人独享晚膳,又闲来无聊整理自家酒楼的菜谱。
翌日,吃过早膳,宋婉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得力助手出门。
刚出了侯府的那条街,耳边就陆陆续续传来热闹的叫卖声。
“馒头!新鲜热乎的馒头!小哥,来一个?”
“好喝的饮子,清凉解渴!”
“刚出炉的炊饼!香脆可口,一个即可填饱肚子,都来试试啊——”
“说的这么好,我来一个炊饼。”
……
热闹的景象让宋婉惊讶不已,汴京城中居然如此热闹,喊声、脚步声、车马声……
她甚至顶着绵心谴责的眼神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比起只听声音,眼睛看到的场面更令人震撼,外面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比起现代的街巷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到马车一路行驶至金水河沿岸,她才知道之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水面上来来往往的客船,岸边扛着重物的汉子,旁边叫卖的妇人……构成一副生机勃勃的汴京见闻图。
等到达地契上的医馆时,宋婉带着两人下车行走。
至于侯夫人提示的侍卫,则是隐匿在人群之中,无事不露面。
隔着帷帽,她隐隐约约地看见医馆前大排长龙,求医者大多着葛布麻衣,看起来家中境况不佳。
可也来排队问医,实在是有些令人诧异的画面。
她忍不住靠近粟玉的耳朵,吩咐道:“你去医馆附近找个人问问,为什么这么多人聚在这里?”
“是。”
粟玉俯身倾听,了然地点头离去,找到一个老叟交谈。
等到了解清楚之后,喜笑颜开地回到宋婉身边,解释道:
“刚刚的老叟说,今日是昌林医馆每旬免费问诊的日子,附近没钱的人家都会趁这天来看病问医。”
“如此说来,还是大好事一桩。”
“是的,奴婢还打听到这事是从十七年前开始的,至今未曾有变化。”
宋婉立马想到自己的年纪,想来应该是母亲为她祈福的缘故,行善积德,这种大好事肯定要继续做下去。
查看完医馆之后,三人继续往前走,又路过了开在一条街上的当铺。
从外面看起来,这里的生意不怎么好,至少在三人站定的时间内,没有一个人进去。
宋婉头脑风暴一番,觉得要是有时间可以更换业务,做些更赚钱的行当。
等一行人逐渐靠近金水河最繁华的地界时,一栋栋高楼屹立在街道两侧,大多经营的都是茶楼或酒楼。
还有一两间青楼,此时大门禁闭,只有旁边装饰艳丽的船舫在证明其耀眼的存在。
她立刻意识到,怪不得此地多为文人墨客的去处,酒、茶、美人,三者齐聚,谁能不爱呢?
就连她自己也想在夜间来此游玩,一赏美景,相比夜间的金水河定比此时更美。
正好此时也到了用午膳的时间,宋婉带着两人就往自家的酒楼走。
刚靠近,三人就看到,相比于其他客人熙熙攘攘的酒楼,自家酒楼显得有些“门可罗雀。”
明明是正午用午膳的好时候,自家酒楼居然还有空闲的桌子。
就连粟玉说要雅间,现在也是能立刻提供。
于是,宋婉带着疑惑跟在小二身后,上了三楼临河的雅间。
“叔昀,你看那是不是嫂子?”
沈图南指了指宋婉三人的方向,宋婉此时带着帷帽他看清容貌,可身边的两个丫鬟却有些眼熟,尤其是前天他把江淮之叫走的时候,有个丫鬟一直恶狠狠的看向他,想记不住也很难。
闻言,江淮之迅速往沈图南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背影。
但很快又收回视线,冷着一脸向身边的明武招手,在他耳边低语。
随后面色如常的和沈图南继续刚才的话题,只是在此期间,明武的身影消失在江淮之身后,不知去向。
另一边,进了雅间,宋婉让小二上一些他们酒楼的招牌菜。
等候期间,忍不住打开窗望向波光粼粼的金水河,微风吹来,心想:真是一个欣赏美景的好位置。
“客官!上菜咯!”
声音刚传来,就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不一会儿十几道招牌菜就被一一摆放好。
小二的离开前还不忘说:“这都是我们酒楼二十多年的招牌菜,祝您用好。”
宋婉看向满满一桌菜,觉得光从外表上好像看不出什么区别,与以前伯府的菜色看起来没两样。
而且这么简单的菜色沿用二十多年,就足以说明这间酒楼的问题,推陈出新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