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11)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村里也有一座碾坊,靠牲口拉动石碾子来完成舂米的过程。

到了这种时候碾坊的石碾子和牲口总是要从早忙到晚才能满足大家伙儿的需求。

宋宁去碾坊里看过后,想到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有关水碓的记载。

这个时代没有电力,但他们白水村水力资源丰富,可以利用水力来带动石臼舂米,这样或许能够省下不少人力,也能提高舂米的效率。

宋宁关于水碓的记忆不太确切,尝试着画了好几次图纸都不太准确。

杜蘅晚上回来见她坐在灯下咬着笔杆愁眉不展的模样,询问过情况后向她提议去镇上的书肆翻阅相关的资料。

只可惜镇上的书肆大多卖的是一些儿童启蒙和学生考科举相关的畅销书,两个人花了大半日,走遍了镇上的十来家书肆也不曾找到相关的记载。

就在宋宁几乎要放弃时,两个人在一家书肆门外遇到了凌云书院的陈夫子。

杜蘅带着宋宁上前给夫子见礼。

陈夫子听完他们的来意忍不住称赞道:“想不到她一介小妇人还有这样的见识,甚好,甚好。”

他看了一眼宋宁,捋了捋胡须哈哈大笑道:“也是巧了,老夫家中恰好有一本关于水车制作的藏书。不过,此书得来不易,且只此一本。子澜啊,借阅给你,老夫还是放心的,只是千万要妥善保管,看完后定要完完整整地归还给老夫。”

杜蘅点头应下,再次向夫子表达了感激之情。

陈夫子带着他们回书院取回藏本,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一页一页装订而成的手稿。

宋宁见其有多处虫蛀的痕迹便提议道:“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尝试着帮您修补修补。”

陈夫子看了看杜蘅,他只见过宋宁两次,对她的印象不好不坏,但他相信杜蘅,最终还是一脸肉痛地答应下来,临行前又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一定要保存好。

两个人从书院出来,杜蘅将装书的匣子交到宋宁手里,无奈道:“夫子他老人家一向爱书如命,难免慎重了些,你别放在心上。”

宋宁点点头,表示十分理解,若不是看在杜蘅的面子上,这样珍贵的藏书她连看都未必能看一眼。

两人回到家,宋宁根据陈夫子给的手稿设计出水轮,再结合自己的记忆加上横轴与拨板,最后再连接上碓杆、碓头和石臼。

宋宁画好图纸拿去找村里的老木匠鲁师傅商量具体的制作细节和可行性,鲁师傅看过她的图纸后激动得饭也顾不上吃,带着她一块去找了里正。

鲁师傅指着图上的水碓道:“孩儿他叔,这个大家伙要是建成了,不知要给村里带来多大的好处。我寻思着这不是个小工程,由你来牵头,大家伙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咱们一块儿将它做出来,将来建成了,可是大功一件。”

罗里正看着宋宁画出来的图纸,点头道:“三娘啊,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图纸也是你画的,你要是同意,我这就去找人一块儿将这东西制出来。”

宋宁设计这个水碓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舂米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

况且建水碓需要利用水流这项公共资源,耗时耗力,凭她一人之力也是做不出来的,里正愿意帮着号召大家伙一起完成,再好不过。

三人一合计就刻不容缓地找人去做。

水碓建成那日,白水村的小河边上聚满了附近几个村子赶过来看热闹的村民。

罗里正亲自把一斗谷子交到宋宁手上,宋宁为大家演示了水碓的使用方法。

随着流水冲刷水轮,带动横轴转动,横轴上的拨板拨动碓杆,带动碓头不断捶打石臼中的稻谷,就能成功使稻谷脱壳。

水碓利用水力可以日夜不停地加工,除了用来舂米还可以用来捣药、加工香料等。

使用时只需要有人在一旁看着,及时更换稻米即可。

村民们跃跃欲试,都迫不及待地等着亲自试一试。

就在大家伙都围在小河边上看热闹时,忽听得一阵锣鼓声吹吹打打地传入耳中,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是我老头子听错了吗?昨个儿也没听说村里哪一家办喜事儿呐?”

“许是打咱们村路过的吧。”

“诶,你们看,是报喜的官差!朝咱们这边儿来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罗里正看清来人,拍了拍脑门。

“哎哟,瞧我,这一忙起来就把这件大喜事儿给忘了。”

他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拉起立在宋宁身旁的杜蘅不由分说地往外走。

“大郎,快快,官差都到眼皮子底下了。”

杜蘅微微一怔,回头朝宋宁看了一眼。

宋宁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解下腰间的荷包塞进他手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