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宫出来,卫寂心虚的后背覆了一层热汗,他坐在马车里缓了好半天,心口才跳得不那么快。
想起姜檐说的分化一事,卫寂心中百般滋味,他没直接回侯府,而是去了一家僻远,极少去的书局。
卫寂让马夫停在街头,自己步行了好一会儿才走到书局。
在门口张望了一番,确定没熟人,卫寂飞快进了书局。
这家书局已经好些年头,牌匾被风霜侵蚀得看不出原来烫金的字样,里面只有一个耄耋老人以及小伙计守着。
卫寂进入时,伙计正拿着鸡毛毯子,懒洋洋扫着书架上的灰尘。
见有人进来,他连眼皮都没抬,以手遮口地打了一个哈欠。
这家书局虽杂乱无序,但里面收录着很多外面难寻的拓本,卫寂曾在这里给姜檐找到了一本姜檐儿时念念不忘的武侠话本。
为了给姜檐找这个话本,卫寂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所有书局。
卫寂看了一眼店伙计,见对方压根没将他当回事,卫寂松了一口气,赶忙去找跟阳乾阴坤有关的书本。
他特意跑到这么偏的地方来,就是不想外人看到,毕竟他已十七八岁,早过了分化的年纪。
若分化了还好说,若是没分化,让人看到他买这些书,传出去会被人笑话他痴心妄想。
卫寂不知书放在哪里,他也没问店伙计,一个架子一个架子地找。
这家书局并不大,屋内只陈列着五六个老梨木书架,卫寂一目十行,挨个看了过去。
在三个书架,卫寂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他匆匆敛走三本薄薄的书册,正要走时,目光扫到最后一个书架上一本泛黄的厚厚史籍,名叫《资治典》。
卫寂爱读这些枯燥的史书,他入仕为官最大的念想便是想着有朝一日,圣上能下令重新编撰典籍。
他自己就收录了很多典籍,其中有两册万金难求的孤本,这是姜檐在他生辰时送他的。
《资质典》是编年体史书,由前前前王朝大学士历经二十余年编写的。
卫寂有一整套,但这本跟他家中的那套封皮不一样,不知内容是否也不同。
《资质典》是几百年前的史学奇书,后历经多次更正,原本早已遗失,卫寂家中那本就是更正过的。
这种书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废纸,落再厚的灰都不足以奇。
在卫寂眼中却是宝,哪怕跟家中那本只有零星不同,他也会欣喜。
卫寂走过去,将那本厚书抱了下来,从腾出的空隙处,他看到一片白衣。
书架那边似乎倚着一个人,卫寂只看到胜雪的衣料,以及垂在肩头的一缕墨色长发。
听到动静,书架后面的人侧眸看了过来。
卫寂先是看到一截光滑如玉的下颌、绯色的唇,接着那人垂下头,清雅端正的眉目,高而挺的鼻梁显露出来。
竟是许怀秉。
看到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掉头走,但还未等卫寂实施这一诡异的行举,许怀秉视线在他手中的书一扫,接着说了一番令卫寂头皮发麻的问话——
“你是快要分化么?”
卫寂惊得说不出话,瞳仁颤颤。
见卫寂一脸骇然,许怀秉合上手中的书,徐缓道:“这里不宜说话,对面有茶寮。”
-
这里地处偏僻,便是茶寮也不是什么喝茶的好地方,京城但凡叫得上名号的茶坊,都有点茶的茶娘。
此处不仅没有茶娘,还没有雅间,茶桌之间只用竹帘隔着。
对一贯风雅的许怀秉来说,这里最好的茶都是难入口的粗茶,他却一派从容自在。
反观坐在对面的卫寂拘谨不安,他不知对方怎么知道他要分化,难道就凭他手里那几本有关阳乾阴坤的书?
许淮秉饮了一口茶,放下杯盏后,回答了卫寂心中的疑问,“我五年前大概就知道。”
五年前,也就是在凉州,当时卫寂正好十三岁,是正常分化的年纪。
一阵寒风吹来,卫寂垂摆的衣袍荡起褶皱,腰间的玉佩泠泠作响。
他咽了咽喉,声音发紧,“你……”
卫寂一时不知该先问,许怀秉怎么会五年就知道,还是问许怀秉他真的会再分化么?
许怀秉说,“闻到过你身上的气味,但那时我刚分化没多久,再之你的气味并不明显,我并未往那方面想。”
直到今日早上听到姜檐问卫寂那些话,又见他在这里买这些书,许怀秉才想起过往。
姜檐一人这么说就罢了,如今许怀秉也这样说,看来他是真的会分化。
卫寂有些茫然,还有些不解,像是问徐怀中,又像是喃喃自语,“那我怎么现在才有分化的前兆?”
旁人都是十三四岁,怎么偏偏他不同,竟拖了五载才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