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神剧岂可修(509)

作者:百漱流央 阅读记录

“公子太悲观了。”须贾出声道。

“老师也觉得我该去么?”谢涵专注地凝着他。

须贾一顿,深吸一口气,“无论该与不该 ,总要有一个人去,而公子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众人侧目,没想到这时候还能坚持说出这句话的竟是这位与谢涵私交甚好的老将军。感受到周围投来的惊诧目光,须贾眼睑低垂。

想想须氏欲与五公子结亲的传言,又觉得可以理解。

“哈,哈哈——”谢涵苍凉笑了,“也是,反正我本就是个隐形的人,即便出什么事,齐国少一个我,诸位也无所谓。若有什么行为不当,把我推出去便是。”说完,他转头对齐公一揖,“这世上叫人做事,大凡三种方法,晓之以情,动之以利,逼之以威。情就罢了,威的话,我一无所有,诸位也没什么好拿来威胁我的,如今想请君父允我三利。”

“你说。”

“第一,愿请君父予我温留城。”

如今一般公子封地都是十里、二十里的了,收获些缴上来的粮食便差不多。真正能拥有一座城的,都是有大功勋之辈,如上廉君谢艮。享一座城的所有权利,只要定期交税即可,可称为小君。因此,阳溪君没有显著功勋又是外姓之人才让人这样百般嫉恨。

温留城,方圆三百里,是一座大城了,但架不住那儿连年战争、黄河水泛,不仅无利可图,还要焦头烂额。

“你要温留做什么?”齐公审视着坐在底下的人。

“男儿生于世,不求流芳百世,但求问心无愧,岂可终日蜗居府邸,消磨意志。儿臣自知不容于朝堂,但也不想自怨自艾做怨妇状。总该做点什么,方不空生天地间。尝闻大禹治水,儿臣有心效仿。”翻译过来就是,现在朝上你们所有人都排挤我,但我不想浑浑噩噩,所以我打算去治水好了吧,和你们秋毫无犯。

也是很可怜了。

“且君父仔细想想,我一前太子过去参与会盟,委实难看。平添给我什么身份都难,现在给我一偌大封邑,即便知道不是块好地,到底听起来气派不是。”谢涵笑了笑,“只请君父,在儿臣治水成功前,免税收。”

“其实温留城不止免税收,还每年有国家放粮。”齐公心情复杂道: “在你治水成功前,每年放粮依旧。”

“多谢君父。”

齐公并不对谢涵治水报什么希望,要这么好治,早就实施了,可哪个黄河两域的国家现在不还是饱受水患呢?

众臣也没说什么,让对方远离政治中心,正合他们意。还有点好笑年轻人的异想天开,当然也不乏觉得对方是为了逃避这里。

“第二,敢问梁国有兵马调动。君父既知他国已经出发,那么他们带了多少人手?”

“楚经渠君带三千卫士。”谢艮道,他没有说燕侯带五百兵马,没有说雍国来二百人跟随公子无恤,也没有说召太夫人带五百兵马。

“不知君父要给儿臣配多少兵马呢?”

好问题,众臣互相看看,正一顿琢磨,怎样的人手可以堵住这位巧舌如簧公子的嘴巴。结果,齐公先开口了,“两千卫士,就从当初平燕军里抽罢。”

众臣瞠目,不是罢,君上你这个时候是突然升起什么鬼慈父心肠了吗?

“谒见天子,带这么多军队恐有不敬之意。所以这是我的私卫么?”谢涵问道。

“不错。”齐公点头。

“不可,君上。”有人出言制止,齐公却道:“既然要治水,总要有人手。何况北境险地,也该增强边地防守。”

谢涵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受,这使他低头,不再直视齐公,“第三,儿臣若能不负使命侥幸回来,恐怕不能与诸位君侯一般一心两用,一留家臣在封地,二人在朝堂为朝廷排忧解难。儿臣愿常驻封地。”

“可。”这也是众人早就料到的。

至此,谢涵领命,代君前往交信。

在此之前,先是受封温留。除了开国那几年封封地不要钱似的,自后来土地紧张,且有昊王室被分封制直接整衰弱了的前车之鉴在,如今封城极其难得。谢涵可说是近来最年轻的小君。但谁也不羡慕他。谢漪也不过说了几句酸话,谢浇放了几句难听的屁后,还打包了好些弓马武器袄子和米票送他,“你傻啊,带两千私卫过去,既然是私卫,朝廷是不会发粮饷的。”

谢涵知道自家大哥有厌恶比他高贵强大的,又偏偏同情弱小可怜的毛病,但看到这么多东西还是很震惊,“大哥的积蓄也不过如此了罢。”谢浇是宫婢所生,可没有楚楚泼天的嫁妆,也没有鲁姬身为宠姬那齐公不断的赏赐,“这么多,我不能要。大哥心意,我取三分之一便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