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神剧岂可修(254)

作者:百漱流央 阅读记录

不一会儿,就有诸将告进的声音,在谢涵沉声宣进后,二十余人军容肃肃地走了进来。

“何事?”谢涵淡淡道。

众将敏锐地察觉到了谢涵的不悦与此间气氛的凝重,但是他们并不打算因此退缩。

如今诸将,大部分是各氏族子弟,但并非嫡支或寄予厚望的那几个,不然早就被带到稳赢的伐随军中,哪会来北境挣命?

太子自然是他们平时巴结不到的大人物,一路上在谢涵面前纷纷大献殷勤,可这不意味着他们信任谢涵。一个刚满十五岁的毛头小子,要他们这些老油条信任,岂不是笑掉人大牙?如果去掉储君的身份,他们看都不会多看对方一眼。

其中两个看起来最年长的,一个摸摸胡子,一个扶着剑柄,对视一眼,上前一步,异口同声道:“我等听闻燕军伏击的流言,故前来求证,请问备战事项。”

“既知流言,便该知道流言止于智者。”谢涵淡然道。

那扶剑中年道:“我们说是流言,那是给太子您面子,连伏军都预测不到,怎么当将军?太子您年纪不小了,怎么能因为一点脸面问题,隐瞒军情!”

随他来的诸将唬了一跳,都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劈头盖脸地指责谢涵。

另一中年抚须的完美姿势一僵。

叶猛、杨明一左一右率先拔剑,“大胆!”

帐内瞬间一触即发,那扶剑中年还要说什么,抚须中年忙哈哈道:“于东梁你说什么呢!殿下怎么可能是因为脸面?他是怕军心动摇啊。殿下年幼,难免经验不足,探查滞后。现在伏军在即得到消息,当然要先与左将军商量对策。对策没商量好就说出来,除了令人心惶惶,能有什么用?”

谢涵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抚须中年表情一肃,“卑将须氏须得一。”

“须得一。”谢涵玩味一笑,左右看看,“尔等都是来问伏军情况的?”

众将互相看看,最后一齐点头,其中一个壮着胆子道:“人多力量大,殿下告知后,我等也好为殿下分忧。”

“前方有伏军是假消息。”谢涵未答,席阴地忽然道。

帐内众人均朝他看来,徐芬眉头夹的死紧。

席阴地不为所动笑了笑,“纵然燕襄料事如神,也绝对猜不到咱们殿下要走哪条路,连路线都不知道,要设埋伏不是一场笑话吗?”

“你脑子进水了不成,口禾髎到归来,只有一条路。”于东梁一点不客气。

“于将军只知道一条路,不代表殿下只知道一条路。”席阴淡然自若道,观他神情,众将不禁怀疑自身常识――真的还有另一条路?

“殿下既有妙计,还望告知,我等也好配合殿下计划,效犬马之劳。”须得一拱手道。

余人纷纷跟着道:“望殿下知悉。”

见席阴地还要侃侃而谈,谢涵眉眼一沉,率先道:“现在还不能说。”

“这是为何?”

“计能有奇效,是因为敌方始料未及。如果一早被对方早早地知道,谈何出其不意?”谢涵道。

“殿下这是不相信我们?”

“不错。”

随着谢涵话音落下,众人神色都变了,有气愤有惶恐。

谢涵顶着一众不满的眼神道:“探子的身上早被我们搜干净,现在能掉一卷竹简出来,难道不是有内应?”

“消息刚出来,你们就急惶惶过来,不说认真相商,全是诘问,难道正常?”

说完,谢涵趁势一指于东梁,“以下犯上,拖出去十军棍。其余人等,全在外听候命令。”

身边卫士反应极快,立刻堵上于东梁嘴巴拖了出去,众人见状,又看谢涵面若寒霜,不敢不从,怕被冠上“燕国内应”的名头,鱼贯而出。

人一出去,徐芬立刻道:“确实是有内应,但太子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说出来?这流传出去,会让人人相疑,军心动乱。试问战场上知道身边的人有可能是细作,时刻担心对方反手一刀,如何专心杀敌?而且放出消息,只会令对方小心行事,更难抓到!太子传闻的洞察人心、足智多谋呢?您是身份贵重,落到谁手里也不敢杀你,咱们输了却要陪上身家性命!”

谢涵深吸一口气,他刚刚话音一落就知道自己错了,可话已出口,再难更改,只得颓然一叹,“徐将军说的是。”

徐芬一听,倒不好起来,只拿眼看席阴地,硬梆梆道:“还有一条路是什么?”

席阴地看谢涵。

谢涵冷笑一声,“现在知道看孤意思了?”

席阴地低头道:“小人方才见诸位将军咄咄逼人,才情急失口。”

谢涵深深看他一眼,“再有下次,休怪孤翻脸无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