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心尖儿上的小夫郎+番外(152)

作者:昨夜何事 阅读记录

吃了重阳糕,严鹤仪又把高处的风筝摘下来,带着元溪去山坡上放风筝,团子一晃一晃地跟在后头, 瞧着比谁都兴奋。

在家里,严鹤仪换着花样「喂」元溪, 元溪便换着花样喂团子,初捡来时身上总共不到二两肉的狗狗,如今愈发滚圆了,显得四条腿都比村里其他狗狗短些。

反正必然不是本来就短。

重阳节放风筝也是放吉祥,自然愈高愈好, 登到高处,把风筝也放得高高的, 团子蹦蹦跳跳地追着元溪满山坡乱跑, 有时候短腿倒腾不过来, 被地上的草茎绊倒, 便原地打个滚儿,若无其事地起来继续跑。

风筝放得累了,元溪收了线,同严鹤仪并排坐在山坡顶上,团子也乖乖靠过来,似模似样地往远处眺望。

山坡上的草已经黄了,反而没有春日里那么扎人,坐上去软乎乎的。

元溪没安静一会儿,便开始往严鹤仪身上黏,他刚出了汗,闻起来有一股带着热气的牛乳味儿。

今日一早,盛哥儿给送来了新鲜的牛乳,元溪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

严鹤仪把脸埋进元溪的胸口,上瘾似的使劲儿闻了好几下,“喝了太多牛乳,出汗都是牛乳味儿,跟个奶娃娃似的。”

也不知被蹭到了哪里,元溪身上一抖,抱住严鹤仪的脖子往后仰,两人就躺到了草地上。

两人互相闹对方,不知怎的又亲到了一处,严鹤仪一只手还探进了元溪的衣领,吓得元溪赶紧攥住他的腕子,“哥哥,你不会是要...在这里吧?”

严鹤仪凑过去咬耳朵,“怕了?”

“相公。”

“逗你呢,才不舍得给旁人看,咱们回家。”

说完这话,严鹤仪便把元溪扶了起来,元溪顺势蹿到严鹤仪背上,两人收好风筝,披着红霞回了家。

严鹤仪自己也觉得,他同元溪这几日是有些过于黏糊了,不过,新婚燕尔嘛,见谅,见谅。

——

重阳过后,紧接着便是周子渔的生辰,几个人约好了去周鸿熹家过。

一大早,元溪就在翻箱倒柜找绸带,说是周子渔喜欢鲜亮的颜色,所以想在要送给他的青铜手炉外头系上各种颜色的绸带。

严鹤仪跟在元溪后头收拾,实在没忍住,无声笑道:“小祖宗,可以了,这是要用绸布把手炉整个儿包起来么?”

“哥哥还说我,你不是也专门给你的笔架打了个木头盒子么?”

元溪终于翻腾出来一条橙黄的布条,拿了把剪子仔细裁着,“哥哥,子渔又不爱写字,你送个笔架做什么?”

这个笔架可是严鹤仪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生辰贺礼,自己觉得十分满意,自然容不得旁人说不行,“不爱写字,又不是从来不写,总会用着的。”

“哥哥,我瞧着,子渔一定会把这东西供起来,说不定等他有了小宝宝,才会拿出来逼着宝宝用。”

严鹤仪也不服输,“那你送的手炉,现在不也用不着么?”

“马上入冬了,这叫有备无患!”

严鹤仪兀自嘴硬着,其实心里却是愈发没底,不得不说,元溪的贺礼瞧着更靠谱些。

午后,日头还很高,几个人就都到了,赵景手里提溜着两篮子的食材,周子渔怀里抱了一包点心,周鸿熹也正在院儿里拿着个大竹扫帚扫地。

食材交给三位「掌勺大师傅」,三位「大师傅」口中的「贪嘴小废物」便并排坐在院儿里说着话。

有个刚成亲的元溪在,三个人十句话有八句都在说他同严鹤仪的事儿,尤其是最让人好奇的洞房花烛夜。

周子渔同常英把元溪禁锢住,逼着他说那一晚的细节,比如谁先脱的衣裳啊,都亲了些什么地方啊,严先生咬着耳朵他的说了什么私房话啊,美其名曰「向前辈学点儿经验」。

元溪被问得急了,泥鳅似的从两人手底下钻出来,抄起旁边的大竹扫帚吓唬他们,两个人滋哇乱叫地躲闪着,引得厨房里穿着围兜的三个「大师傅」频频伸脖子往外瞧。

“小祖宗还挺能闹腾。”

“子渔每回同元溪在一起,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比平日里活泼了许多。”

“英子也真是,比两个哥儿大好几岁,每回都带头点火。”

三个「大师傅」说着说着,竟开始攀比谁家那位更能闹腾,最后,自然是元溪拿了魁首,严鹤仪一脸骄傲,一副「我家小祖宗最有本事」的神情。

西边儿染红之时,饭菜就上桌了,比上回还丰盛些,众人举杯祝「小寿星」生辰愉快,这回的酒是赵景带来的,是甜甜的果子酒。

自从周子渔尝过几回酒之后,倒是爱上了这味道,但酒量又不太好,赵景便淘弄来各种不醉人的酒,并且约好只有赵景在场的时候,周子渔才能饮酒。

上一篇:承君恩 下一篇:豪门女配与婆婆联手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