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讲武德(209)
薛洋面色凝重,低声说:“陛下昨日单独宣了陈侯,听见传闻,谢家下个月举家迁往交州。这是何意?”
曹印面色凝重,“我也不知。”
薛洋叹气:“李令俞去平城了吗?难不成陛下对李令俞有什么……”
“不是。”,曹印立刻否决。
陛下处置谢家绝不是因为李令俞。那日陛下单独召他,还对这是颇有些心烦。
如今突然发落谢家,让他也有些始料未及。
曹印隐隐觉得自那日,陛下去了趟华林园,回来后,态度大变,对谢家毫不留情,心思昭然若揭,直指废黜太子。
那么,曹太后到底和他说了什么?
曹燮战死,这是曹家的又一脉,男丁全家阵亡。
陛下就算倚重曹家,也不必驱赶谢家,更何况咱们这位陛下最爱制衡术,怎么会独留曹家。
薛洋叹气:“也不知并州如何了,北境多少年没出事了。”
曹印却说:“就因为没出事,所以才被打的措手不及。”
兵权两立,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薛洋也聊的有些叹气,“咱们多少年没见圣人了,如今起了战事,这幅情形,实在是不利战事。”
曹印沉着脸,心里忧心忡忡,一面又有些担心李令俞。也不知道她一人去平城,北境三州若是有什么差池,她能不能应付。
谢惠荫措手不及,李令俞不仅连夜出城,北境出事她根本不在乎,那些战事理她太远。可李令俞出城在她眼里,就是连夜出逃。
等她第二日再去华林园,就被拒在门外。
不到傍晚,陛下就将她禁在两仪殿,连东宫的人都不准进殿。
她还有什么不明白。
萧诵当真起了废太子的心思。
谢惠荫枯坐了一夜,连夜写信通知谢鹏程:带着家里的孩子们,远避老家。
谢鹏程收到信,就让长子和二房连夜出了城,回乡祭祖。
果真过了两日,收到旨意,谢家举家前往交州,为朕守住朱崖洲。
谢鹏程心知,萧诵对他动了杀心,一句不辩。
第66章 李令俞
谢惠荫预料萧诵定然会找她, 只是没想到他反应如此之大,陛下向来忌惮圣人,如今北境起战事, 他必然心焦。
如今她与陛下可以说是彻底撕破脸了。
曹太后还是和十三年前一样,会护着自己的亲儿子,不惜牺牲曹家。
谢惠荫心说, 我也会护着我的儿子,但我不会牺牲谢家。
谢家祖籍青州, 青州掌兵的是她的堂叔,她的堂兄,就在冀州军中。这是谢家的根本,也是谢家草莽名声的来源。
陛下的军,在江南。可见, 不到最后,谁也料不定输赢。
李令俞第二日一早起来, 严柏年已经整装,他每日都要去城外驻军营中, 父亲和兄长都在营中,兄长目前带着段功去了营州,父亲这个时间怕是在点兵。
李令俞起来换上胡服,跟着他一起去营中见严平骏。
待到出门, 严柏年已经给她准备好了, 就说:“这是一匹是老马,很温顺。你不用怕。”
李令俞见他细心,十分有趣, 问:“我起码虽不及你, 但也不怕烈马。不必这样照顾我。你年长于我, 按照我的年纪,在上都城已经是晚婚,不知你可定亲了?”
严柏年豪爽地说:“边境之地,不讲究早晚。”
所以他没回答有没有定亲。
李令俞也不再追着问。
出城后,一行人直奔驻军营地,大概几十里地,靠近军营周边,就开始层层安防,一直进到主帐,李令俞跟着严柏年,他十分规矩,遇见巡查的士兵,都出示令牌。可见严平骏治军很严格。
严平骏巡营还没有回来,李令俞便坐在帐中等他。
大概过了一炷香时间,听见外面脚步声,伴着铁器铮铮的声音,帐篷被揭起,李令俞乍一眼看到严平骏,只觉得好年轻的人。
严平骏甲胄在身,看起来十分勇武,双目有神,盯着她。
他和严柏年看起来很像。
李令俞起身行礼,“臣见过都督。”
严平骏开门见山:“段大人已经去营州了,平城如今的兵力不够,先去营州调两万人。平城三万人已经出发了。”
李令俞:“谢都督体恤。”
严平骏也没想到,她年纪这么轻。还没有严柏年年纪大。
听闻这位小李大人文采卓绝,丹青鬼手。当真是英才出少年。
李令俞见他审视自己,丝毫不惧,说:“圣人恐并州有变,所以才要左右周柏年迅速回援。”
严平骏是标准的武将,说话也直来直去,“我明白。并州防线本就薄弱,这次被破的朔州驻军只有不到一万,若不然曹燮也不能带着儿子们,明知死路,也要去硬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