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苏幕有遮(重生)(162)

作者:苏一酥 阅读记录

就那么让北凉大军大摇大摆的到了雁丘五十里外,到了那里,长缨军的布防才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那时,夏侯遮依然昏迷着,且正处于拔毒的关键时期。而之前因为不想与朝廷直接撕破脸,为了拖延时间,也是自觉坦荡,长缨军中能够决策的几名将领,全都应新皇的要求入朝述职去了。

群龙无首的关键时刻,苏幕再次站了出来,然后领着众人打了场漂亮的战役。

苏幕的战术很简单,因为猎须靡已经知道夏侯遮此刻正危在旦夕,且在外四处宣称他早已重伤不治,从而鼓舞士气。

于是苏幕便干脆让人穿着夏侯遮的铠甲,一马当先直接开打。

或许猎须靡能看出是假的,但那些被夏侯遮打怕了的北凉士兵可分辨不出来。

尤其充当前锋的还是谒葛哊丘的人,他们本就是被强行聚集的,一见到这煞神竟然还活着,立刻就军心涣散,四散而逃。

猎须靡被仇恨蒙住了眼睛。或者说,他对别人给出的消息太过信任。

以为此刻的长缨军军中无将,久战力疲,将会是他雪耻的大好时机。

然而苏幕的这一战,不仅将他的军队再次打散,更是直接俘虏了十几万北凉士兵。

不等消息传到邺城,苏幕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带着长缨军追击猎须靡,收复燕州重复迷津道。

前世在听甲九诉说的时候,夏侯遮心里又骄傲又酸涩。因为他知道,苏幕会做那个决定,是因为晓得新皇已经容不下长缨军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抢先占据燕州,那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苏幕一个文弱书生,凭借着高超的胆识手腕,说服了绝境中的长缨军主要将官。让他们决定,跟着苏公子,干了!

前世夏侯遮很怂,虽然暗地里喜欢苏幕喜欢的不得了,但却不敢说出来。

长缨军里的人只知道苏幕与少将军是过命的交情,却不知道他其实压根就是夏侯遮的命。

在雁丘俘虏的十五万北凉士兵,成了长缨军跋涉途中最大的负担。

不可能放虎归山,但大渊那边又态度暧昧,若是把俘虏交给他们,过不了几天估计就会再次出现在阵前。

攻下迷津道后,没有后方供给的长缨军粮草将磬。养活自己都不够,没道理还要养活敌人。渐渐地,军中开始议论纷纷。

在这种时候,长缨军已经是在破釜沉舟了,他们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再没有稳固的军心。

于是,苏幕拍案做了决定:十五万北凉俘虏,就地坑杀。

光是挖坑就挖了好久。

这是苏幕无法摆脱的血债。

在后来昭和帝复位,追究责任的时候,这件事成了那些士大夫们死咬不放的一点。

那些人站在高高的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的要将苏幕判处死刑。

回忆到这里戛然而止。

冰冷的空气,皑皑的雪山。山下的湖泊还在结冰,两旁的枯草东倒西歪。

甲二把酒囊呈过来:“将军,喝点暖暖身子吧。”

夏侯遮回过神,接过酒囊的时候突然发现,似乎从碎云关出来后,这些人就不再喊他「少将军」,而是开始喊「将军」了。

以前在军中,不论是长缨军还是其他地方,见了他都会喊「少将军」。

在那些人看来,虽然夏侯翎已经去世,但他这个儿子,依然只能被称呼为少将军。

甲二见他虽然接过却没有不喝,于是便觑着他的神色,揣摩道:“将军您是在担心苏公子那边吗?”

夏侯遮顿了顿。

甲二连忙道:“您不必担心,那边留下的都是精锐,还有好几位善战的。而且咱们这一路打过来,北凉人知道老巢快被抄了,肯定会想着回援的。”

“他不用我担心……”夏侯遮勾勾嘴唇:“我刚刚只是在想——”

他刚刚只是在想,阿幕有没有担心他呢。

苏幕有没有担心他的?

这个回答是:没有。

因为苏幕现在正在焦头烂额,昭和帝和李惠妃所育的二皇子高豗,薨了。

而且还死的特别惨,是被人半夜摸到床边,用钝刀子一点一点磨死的。据看过现场的人说,满屋子都是血,简直像是人间炼狱。

苏幕当机立断,趁着消息还没传到邺城,赶紧接手了胡尔城及沿线重要的补给要塞,并且将当初被煽动的那些人统一押解,将各种高豗通敌叛国的证据与一份替高豗写的请功奏折同时送往京城。

他想传达的意思是,若昭和帝大发雷霆意欲追究。那么,那些确凿的东西或许就会影响到高豗的身后名誉。

但若是皇家悄悄的把这件事遮掩过去,那么高豗还能落得个战死沙场的美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