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苦情剧里上交国宝文物(13)
林蓉没办法了,她不吐槽系统,她只能靠自己,可是这小日本人还阴魂不散!
“林小姐,还有五分钟的时间鉴定文物。”石原站在她的旁边,监视她的每个动作,时不时提醒她一句剩下的时间。
“我再看下,稍等。”
林蓉想了想,还是打开了直播弹幕,看到各大博物馆都在群魔乱舞——
【首都博物馆:主播主播,这种时候,最重要的是留下照片证据,赶紧让那个付雯多拍几张照片,防止他们做贼心虚调包壁画!
大连博物馆:要我说,直接上国际法庭打官司。看他们还能不能开撕国际公约。
上海博物馆:我给主播出个建议。看到壁画上面的土壤了没有?赶紧用手套撸一撸。可以带回国进行土壤颜料鉴定,到时候和莫高窟被盗洞窟里的样本对比一下。】
最后一条意见!好主意啊!
林蓉迅速调整了战略,双手一起下,开始拼命地撸壁画上面的土壤残留物。
她今天戴的是一双无纺布手套,布料中间有许多气孔和纤维组织,只要撸得快,就能把壁画上的土壤痕迹撸进手套的纤维里。
一旁的石原看她拼命撸壁画,根本不明白其中的道道,只是疑惑道:“林小姐,你在摸什么?”
林蓉大力忽悠:“这是我们中国文物鉴定师的习惯,叫做盘。”
石原很好奇:“盘是什么东西?”
“盘是一种文物的包养手法。这文物刚出土的时候,是干干巴巴麻麻赖赖的,需要用手盘一盘,润一润,这样才能油光水滑。”
欺负日本人不懂祖国相声节目的博大精深.jpg
第7章 盗墓
第二天清晨,林蓉坐上了回国的航班。
她跟付雯联手利用中国大使馆的名号,打了佳士得一个措手不及,才取得了珍贵的土壤资料。等东京佳士得方面反应过来,恐怕就没有这样好的机会再接近文物。
话说回来,这一周来,她忙的脚不着地,还没有好好跟付雯说过几句话。现在闲下来,林蓉才近距离观察了下这位搭档,发现她脖子上挂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蝉。
这蝉的做工相当精细,简直赛过一些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你在看什么?”
付雯察觉到她探究的目光,冲着她友好地笑了笑。
林蓉客客气气道:“没什么,我只是在想:付姐,你脖子上的这块玉蝉看起来有点年头了。”
付雯把脖子上的玉蝉摘了下来,交到了她的手上:“小林,你是文物鉴定师,你来断一断,这是什么年代的东西?”
林蓉心道展示专业的时候到了,便不吝啬露一手:“这玉蝉的料子是上等新疆和田白玉。看玉器表面的包浆,年份应该在乾隆到道光之间。天下玉扬州工,这是清代扬州那边出品的玉蝉,属于大户人家的陪葬品”
现在存世的玉蝉,大多是古人的陪葬品。“蝉”在古代墓葬制度中象征着蜕变的图腾。一般古人下葬的时候,含在口中的玉就是做成蝉的形状,寓意是墓主人死后,能够像蝉一样蜕茧重生。
正所谓“生以为佩,死以为含”,所以,玉蝉又称作是“玉含”。
到了清朝乾隆朝,扬州琢玉业空前繁荣。那段时期全国的玉器基本都出产自扬州。所以有“天下玉,扬州工”的说法。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付雯笑道:“专家到底是专家,你一下子什么都看出来了。所以说,鉴定师就是古董界的福尔摩斯吧?”
“我也没有那么神。”林蓉指了指玉蝉翅膀上面的奇怪缺口:“比方说这个瑕疵,我就看不出来是怎么造成的,边缘很整齐,又不像是切割的痕迹。”
“这是子弹造成的破损。”付雯淡淡道:“你当然看不出来,这不属于古董鉴定的范畴。”
林蓉愣住,没想到一个轻轻松松的聊天话题,剧情会这样急转直下。
付雯倒是坦然地讲起了玉蝉的来历:“你说的不错,这玉蝉是一枚陪葬品。不过不算是文物,只是我曾祖父从外国人手上买来的古董纪念品,买来的时间是清末。”
“付姐,这东西你带在身上最好不要吧?”
林蓉只想说,陪葬品戴在身上寓意不好,玉蝉是古人的葬玉。在民间的忌讳中,活人是不能佩戴死人用的冥器。
付雯明白她的好心提醒,只是淡淡道:“我从来不畏惧鬼魂,也不相信什么神灵的存在。如果火焰山上真的有诸神庇佑的话,二十年前,也不会让我爷爷他们一去不复返了。”
那是1997年的一个冬天,天上的鹅毛大雪纷飞。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有两片唐代西域贵族的古墓聚集区。分别是哈拉和卓和阿斯塔那古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