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寡言(99)
“就是数量多才要算便宜点,”谢桑榆轻敲桌子:
“陈叔,我家坛子鱼如今刚起步,前景可观,你只需赶着车子跑一趟就能搞定,无需每日都来,省时省力。”
从仪水村到上岚村,赶着马车运送木桶活鱼,一来一回很快的。
青砖小院每日只做一种酱菜,做鱼的时候便一整日都做鱼。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食材过多堆积,手忙脚乱。
同时,隔个两三天送大批量的鱼,对陈勋来说有赚头又不费劲。
陈勋几辈人是渔民,做父亲的下河打捞,儿子进城卖鱼,不是自己摆着零售,而是割给那些小摊贩。
之所以称之为‘割’,通常是一口价,且让利不少。
像是上岚村一部分种菜卖钱的村民,也是割给那些人,自己拿着少量的钱回家。
要自己摆卖也行,如何取舍看各自选择了。
谢桑榆给的价格比割给小贩的还低半文钱,陈勋犹豫起来。
她看他两眼,继续道:“陈叔还得考虑稳定与长远,不出意外我们每次起码要八十斤活鱼,且之后还会要得更多。”
“你们生意这般好了?”胡氏插话问道。
谢桑榆也不隐瞒:“摊位上卖出的倒有限,主要看曲东轩那边反响如何。”
胡氏一手掩住嘴巴:“居然搭上了这尊大佛,那若是卖得好,我家那三个鱼塘会不会供应不上?”
“借婶子吉言,到时你们就可以多承包几个鱼塘了。”
陈勋张着耳朵听见了,很快决定道:“三文就三文。”
虽然每一斤少了半文钱,且拉车的路程比进城还稍远一点,但确实稳定性没法比,而且长远这个词,特别打动人。
谢桑榆得到想要的结果很高兴,让他两天后开始送货。
为了双方更加有保障,还拿笔墨白纸黑字的写了合约,以免产生口头争执。
谢桑榆给了五十文钱做定金,连喝好几杯茶,才告辞离开。
临走之前,不忘询问他村里可有人养殖大群鸡鸭,她要买鸡鸭蛋。
鸡鸭蛋同样是要求对方送货的,最好一家就能搞定,省得秤来秤去麻烦。
所以得找一户规模较大的养殖园。
在陈勋的推荐下,谢桑榆挺顺利的找到了。
大村子就是好,人口多,挨着城镇做什么营生的应有尽有。
谢桑榆牵着春白,临到傍晚才骑马回家。
大半个下午在仪水村转悠,舅舅家却是连门口都没过的。
她搞定了目前的需求量,之后如何,只等看后续了。
饭桌上,谢桑榆跟徐雪娘和谢郁丛通气,说了自己定下的那些送货人。
一斤活鱼三文钱,鸡蛋二文、鸭蛋三文,按照规定的时间送货,划算得很。
五花肉就跟村里陈屠户购买,同村的也比较好说价。
陈屠户不给点优惠不行,因为吴里村卖猪肉的在蠢蠢欲动。
村里都知道青砖小院做酱菜的事,还有农户过来说便宜提供鸡蛋的呢。
谢桑榆考虑到没有那么多人手,一个个给他们打秤给钱买鸡蛋,才专门找一家生蛋大户。
总得来说,眼下不会缺少食材。
徐雪娘担心的是,每日做这么多酱菜出来,万一之后卖不出去怎么办?
谢桑榆也不敢打包票,她是看着来的,酌情生产。
饭后,又到了沐浴休息的时间。
气候渐渐入秋,白日还不觉什么,一旦天黑,骤然凉爽。
谢桑榆懒得烧水,假意不洗澡,实际上去了山神的洞府。
即便不再燥热,现代人习惯了睡前洗澡,不洗总觉得脏。
一个人静下来,泡在温泉池子里,谢桑榆又开始想昨晚的事了。
好端端的,记忆有点断片,她很在意这件事。
必须去问问山神才行,他要是不给个解释,这事没完。
泡了一会儿,爬上干净的石面,谢桑榆擦干身体开始穿衣。
温泉极为滋养人,她泡了几个月,每寸肌肤都透着嫩滑。
谢桑榆家里没有全身镜,这温泉旁边自然也不会有。
平日里她穿衣速度很快,从不磨叽,今天低头打量自己的小身板,不由皱皱眉。
抬手摸了摸身前的俩小包子,十三岁的年纪,开始发育了,怎么办?
她不喜欢肚兜,她需要内衣。
但是又完全不会针线活,难不成要让徐雪娘帮自己做?
这种私密的物件,哪怕把她当做亲娘,想想也有点不好意思……
谢桑榆把衣服穿好,长长的叹了口气:“长大的烦恼就要来了呢。”
如今是内衣问题,估摸着过不久这个身体大姨妈要来了,到时候更糟糕。
做女人就是麻烦。
做古代的女人更是命苦。
☆、60 他不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