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寡言(98)
大概他们要拉三躺货,才够卖的。
谢桑榆没有在摊位上逗留多久,目前秀山的表现她很满意。
聪明机灵胆子大,接人待客自然流利,有他搭档谢郁丛,靠谱。
至于他接触那么多铜板之后,会不会生出旁的心思,在没有发现之前,谢桑榆不愿去随便怀疑任何一个人的品性。
不过她给谢郁丛提点过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事不仅对秀山是个历练,对弟弟而言也是考验。
这里暂时不需要她了,她可以放心的走开,沿途去仪水村看看。
从卢临城到上岚村这条路,有三个村庄,依次是仪水村、吴里村、上岚村。
其中仪水村距离城里最近,户头更多,是一个大村庄。
原主对这里的道路还挺熟悉的,因为小时候徐雪娘没少带她来舅舅家。
谢桑榆再次进村,压根没打算去看徐春柱。
她直接去找陈渔夫了,这位是徐雪娘的旧相识。
徐雪娘是这村里嫁出去的姑娘,对于自己生长的村庄,自然是知根知底。
陈勋世代以打鱼为生,就靠着卢临城外上清河过活。
每每天不亮出门,撑着小船撒网,天亮后就收手进城售卖。
祖传的捕鱼手艺,从来没有空网的时候,并且自家还养了鱼塘,靠着村子与城里的便利距离,卖鱼发家。
谢桑榆找上陈渔夫家里,做完自我介绍,表明来意。
“你竟是雪娘的闺女?”胡氏满脸惊讶。
谢桑榆笑了笑:“我小时候还见过婶子呢。”
“我记得我记得,”胡氏连忙笑道:“出落得如此漂亮,我都没认出来……”
“……”第一次被当面这么夸,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这么几个月的调理,早晚不断用灵泉水洁面,谢桑榆终于摆脱了黑黄的肤色。
所谓一白遮三丑,这具身体本就五官端正,被她慢慢养起来,有如毛毛虫蜕变成蝴蝶。
浅蓝色的窄袖长裙,青丝挽起,一朵珠花堪堪别住,明眸皓齿,巧笑嫣然。
起初她没开口,胡氏还当哪位小姐来了呢。
“你且先坐着。”
胡氏给谢桑榆煮了茶,快步进去里屋,叫当家的出来。
☆、59 长大的烦恼
陈勋刚睡觉起来,他凌晨出门捕鱼下午回来补觉,颇有点日夜颠倒的意味。
听闻谢桑榆要跟他定量购鱼,顿时来了精神。
“你要哪一种鱼呢?”陈勋坐下相问,并给她举例了鲫鱼、草鱼、鲤鱼、青鱼、鳊鱼等等。
谢桑榆笑道:“我家坛子鱼倒是不挑鱼的种类,只选大小。”
一个小陶罐只能装三条,鱼儿长度在二十厘米左右,大约成年男子巴掌大。
陈勋闻言挺吃惊的:“近些时日在城中确实流行了这种吃食,难道竟是你家做的?”
“酱菜出来没多久,别家应该还没有学去。”谢桑榆觉得就是了。
“这可不就巧了么,”陈勋大笑着一击掌:“我正想买回来尝尝呢!”
他对谢桑榆的上门非常高兴,怕她自己不能做主,连忙表示明日亲自去上岚村拜访徐雪娘。
他打算去谈生意,殊不知谢桑榆这次过来,就是谈生意的。
“我娘亲不识字,陈叔不妨跟我说说怎么供货。”谢桑榆笑道:“若谈妥了,问人借了纸笔,当场便能给定金,省去麻烦。”
“这……”胡氏有点震惊,没想到谢桑榆一个小姑娘,要自行拿主意。
陈勋不由好奇:“你还学过字?”
“那倒没有,不过是偷学了几个。”谢桑榆一语带过。
陈勋怎么说也是徐雪娘昔日同乡,两个村庄离得没多远,能不知道她家贫困么?
谢桑榆说能做主,这夫妇俩倒不至于因此怀疑,便顺着话题说下去。
“通常我网到这种半大不小的鱼,都是丢鱼塘养着的,每天要个三五十条不成问题。”
“那要是更多呢?”谢桑榆问道。
“再多只能在鱼塘里捞了。”陈勋表示自己能够供应上。
鱼塘里的鱼苗是买来的,慢慢养着,定时清塘。
想要半大不小的还不容易,把捕捞的时间提前即可。
谢桑榆想了想自家摊位每日大致销量,把曲东轩的也预估一番,暂时够了。
以后若是销路广,再增加货源不迟。
数量好说,接下来是价钱以及送货问题了。
谢桑榆家里就一辆板车,不方便到处去购买食材,板车它分l身乏术。
这种巴掌鱼,拉进城里,通常一斤卖个五文钱。
“三文如何?陈叔包送货。”谢桑榆弯了弯嘴角。
“那不行,”陈勋下意识的拒绝,“一斤总共才五文钱,一下子少了两,这数量一多……”岂不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