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寡言(38)
杜大婶想了想,靠着三人徒手运输,确实不便。
点点头道:“我回去问问家里的,若是板车闲着,就借给你。”
“这……”徐雪娘还不知道要租车呢。
谢桑榆道:“我们打算用两个大陶罐盛放串串,一边辣的,一边不辣,加上汤底,没有板车带不动。”
不管是陶罐还是汤底,都是有重量的,还要算上食材。
即便是用扁担两头挑着,也得有足够大的竹筐才行。
可惜一贫如洗的他们,没有竹筐这种工具。
杜大婶得知他们急着用,连忙回去问了当家的。
好快点给个答复,她家板车没空的话,也不妨碍徐雪娘去问别家。
木屋里,小炉子里炭火生起来,砂锅熬汤底。
这个炉子,当初是为了谢郁丛熬药买的,时常能用着。
最近弟弟不曾生病,才闲置下来。
这是属于徐雪娘的家当,分家后就带过来了,这会儿正好用上。
“租车要给多少铜板呢?”徐雪娘嘴里问道。
手里盘算着,他们这一趟得花费多少。
万一赚不回来怎么办?
谢桑榆摇摇头:“我们没租过板车,可以问问杜大婶。”
这个爽利的好心大婶,肯定不会胡乱开价的。
村子里,并非人人都有板车,偶尔要用,就会跟有的人租借。
而有板车的人,不一定会有拉车的牲口。
像是马牛驴骡子等等,全都不便宜。
家里有这么一头牲口,加上车子,相当于在现代买了一辆低配小轿车。
杜大婶家没有拖车的骡子,不过板车可以靠着人力推动,即便不是小轿车,那也是电动车级别的。
左右是比挑担子的省力。
并且,光是一个板车,租一天下来价格贵不到哪去。
杜大婶很快去问了家里人,过来说车子明天闲着,可以借出使用。
徐雪娘听了高兴,问道:“不知租借一天要几文钱?”
杜大婶摆摆手:“就四五文钱,你可别给我了。”
“那怎么成?”
徐雪娘身上就带有钱,拿出五枚铜板要给她。
被杜大婶给躲开了,她笑道:“你家既做了吃的,日后少不了我过来贪嘴占便宜。”
“你尽管来!”徐雪娘被她逗笑了,道:“一码归一码,租板车的铜板哪能不收。”
她不由分说的把五文钱塞到杜大婶手里,这一场推搡才结束。
☆、21 尝试
这样一来,运输工具有着落了,万事俱备。
谢桑榆让谢郁丛帮忙看着炉子里的火候,自己则去处理蔬菜。
把它们洗干净了,再一片片串起来。
蘑菇也是同样,每一根莫约四五个,串了放在一起。
徐雪娘洗了家里唯二的两个大陶罐。
都是冬日腌菜用的,这会儿里面没有存货,空着。
洗刷干净,晾好了就能用上。
三人分工合作,速度倒也快,赶在天黑之前,把准备工作给完成了。
今天是有鸭肠的,搭配鸡心鸡肾,共三种肉食。
腌制过后,基本没有异味,全是辣油的香气。
为了让它们更好的吸收高汤的汤汁,今晚就泡在罐子里了。
比篮球还大一圈的陶罐,底部装了汤汁,再塞满串串。
一根根竹签林立,整整齐齐的,方便取食。
谢桑榆尝了两串,味道很好,竹签拿在手上,可以边走边吃。
徐雪娘擦干手,坐下来歇息。
她内心忐忑,虽然这些成本不大,但对于贫穷的家里来说,哪怕亏本一文钱,都是难以接受的。
“好吃,可以卖出去。”
这句安慰人的话,可不是谢桑榆说的。
两人一起扭头去看谢郁丛,他眨巴着眼睛,复述道:“好吃的。”
难得这孩子愿意主动说话,谢桑榆笑了笑:“就看明天的了。”
隔日清早,徐雪娘一如既往的早起。
开始熬粥,吃完好上路。
最近的早饭,米粥都是粘稠的。
因为家里有了收入,并且一天在外行走,体力消耗较大。
徐雪娘手脚麻利,不仅做了早饭,他们的午餐也给备上。
城里吃食贵,三个人一顿饭少说也得十好几个铜板。
徐雪娘充满干劲,不止是谢桑榆想要换房子,她何尝不是。
儿女都大了,哪能继续一张床睡觉。
虽然谢郁丛发育不良,看着很矮小,但外人总会嘀咕两句。
这事放在之前,徐雪娘是不敢想的,饭都吃不饱,何谈房子与避嫌。
可现在,也许是因为手里握着几百文‘存款’,便敢想了。
在她做饭的空档,谢桑榆也起身了。
刷牙洗脸,好好收拾自己。
他们要去做买卖,仪容仪表很重要,起码得整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