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寡言(36)
“可是你灯笼快熄灭了哦。”少年眨巴着眼睛提醒。
他这么一说,谢桑榆才注意到,纸灯笼里面,灯芯快烧完了。
“没事,”她摆摆手:“我就要到家了。”
少年歪了歪脑袋,道:“没有火怎么行,我把萤火虫借给你吧。”
他说着,走近过来,摊开手掌。
掌心里一只萤火虫,亮着自己的尾灯,奇异的是它丝毫不逃跑。
谢桑榆正想说它是不是要死了,哪有不飞走的……便见少年把萤火虫从灯笼上方的豁口放了进去。
一瞬间,火光亮堂很多!
“我的天?”
谢桑榆当然是大吃一惊的,抬头正欲询问,却发现身边没人了。
“咦???”
她左看右看,三百六十度转圈,河滩边空无一人。
卧槽,该不会是……
‘喵呜……’
猫叫声又隐隐传来,谢桑榆这次不自持大胆了,撒丫子就往村口跑。
她跑得超快,比下山时候快多了!
本来纸灯笼,受不住这么高速的晃动,可被少年塞进萤火虫之后,谢桑榆怎么跑它都亮着。
托它的福,安然无恙地回到小木屋。
啪的开门进去,那股冲劲吓到了谢郁丛。
“你怎么了?”弟弟呆呆问道。
“我、我……我没事……”
谢桑榆几个大喘气,低头一看,灯笼熄灭了。
是她想多了么?
河滩边的少年,是不是人类?
扒拉扒拉自己头发,谢桑榆的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其实要她相信鬼神不难,毕竟见识过一个山神了,还有什么不能接受。
不过嘛,今晚的一切也有可能纯粹巧合。
在野外听见野猫叫唤,不正常么?
贪玩的少年大晚上抓萤火虫,也正常。
至于一抬头人不见了,因为光线太暗,他走远点灯笼照不到了,自然看不见。
谢桑榆狡辩式的自我解释,直到她拿起灯笼,检查内里的灯芯时终止。
有一只金色的小虫子躺在里头,应该是那只萤火虫。
她大着胆子伸手拿起,轻轻一捏,发现它不是看起来金色,本身就是纯金的。
这是个死物?
谢桑榆不信邪的拿指甲掐它,完全没用。
不得不承认,刚才她遇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大概是那位少年帮了她。
谢桑榆不敢声张,悄悄把小金虫收起来。
这东西不能丢掉,留个纪念也好,必要时还能卖钱不是……
☆、20 打听
前去送吃食的徐雪娘还没回来,估计是在林老太太和杜大婶家里小坐了会儿。
谢桑榆趁着闲功夫,烧水泡脚。
泡脚可以舒缓一下整天下来疲累的双腿,同时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坐在床沿边,谢桑榆意识里观察她的白玉井。
[授人不吝,灵泉不竭]。
家里水缸被她添了泉水,今晚的汤底就是用它熬煮的。
如今把食物送出去,可就不止他们三个人吃了。
杜大婶家里四口人,老村长就两口子,若是他们都尝了烫菜,就多了六个。
那……井里的水位会有所上涨么?
谢桑榆对此很好奇。
不过,也要他们多吃点才能瞧出个所以然来,现在看了也白看。
谢桑榆打盹一样,坐着不动,谢郁丛乖乖的不来打扰人。
同样拿一个木桶,在桌子旁坐下泡脚。
徐雪娘耽误不少时间,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副和谐的场景。
忍不住笑道:“你们这是要睡着了么?”
她放下竹篮子,又是欣慰又是不忍的,每天让两个孩子独自进城卖货,说来有点不妥当。
前些天她犹豫不决的,也没有勇气。
还是谢桑榆,说做就做,背着篓子带上弟弟,就进城去了。
如今草编风铃真的带来了收获,徐雪娘寻思着,自己该去帮忙才是。
可谢桑榆让她留在家里编制,所以没能成行。
“娘亲回来了?”谢桑榆睁开眼睛,问道:“他们都吃了么?”
徐雪娘点点头:“吃了,都说很好吃呢!”
她掩嘴笑道:“杜大婶家里早闻着味了,她说正嘀咕是谁家饭菜这么香,我就提着篮子上门了。”
“我们这屋,藏不住味道。”谢桑榆抬眼看看木板做的墙体。
遮挡视线还行,但是漏风漏气的,不是长久的居住之所。
徐雪娘既高兴又担忧,“草编风铃卖了没几天,我们就要换其它么?”
“不试试怎么知道哪个更赚钱?”谢桑榆挑挑眉,“我估摸着过不了几天,就要下雨了。”
到时候,才知道住木屋的苦处呢……
听她说试试,徐雪娘也不好反对。
闺女大了,比她有主意,她还能阻止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