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498)
话说得委婉,意思却表达很清楚,这是要连四皇子一块儿收押了。
还没来得及离开皇极殿的朝臣们都觉得孟怀谨有点太飘了。
这件事邺王世子揽过去调查事出有因。
五皇子是彰显孝心,孟怀谨却主动掺和。
掺和就算了吧,铁面无私,连四皇子都一起收押?
皇帝还没开口呢!
快步走出皇极殿,程知绪叫住了程六老爷:“六叔,您看程卿这事儿……”
“回去再谈。”
程六老爷打断他,叔侄俩并肩赶路。
章侍郎也想找人说说话,程卿可是他得意门生呢。
扭头找了几圈,只看到梅大人。
哼,算了,再看看形势吧,和姓梅的说话容易触霉头!
俞大人则心事重重。
儿子俞三弃文从武,入了锦衣卫,俞大人已经快被气疯了,今日在千秋宴上见着俞三穿着锦衣卫卫官的衣服站在御前,精神奕奕,俞大人一点都不骄傲,反觉丢人,生怕同僚问起这事儿。
可等凤凰奇石摔碎,俞三奋不顾身护驾,被那不明液体溅了一脸,俞大人心都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再不孝的逆子,也是亲儿子,能不担心么?
俞大人离开皇极殿时都在想御医怎还不到,一回头见俞三没心没肺的站着,一个眼神都吝啬分给亲爹,俞大人又觉得臭小子应该没什么大碍。
……
孟怀谨要收押四皇子,四皇子老老实实接受了这安排。
“儿臣没做过什么,儿臣愿意接受孟大人的调查,奸人作祟陷害母后,儿臣也想还母后一个清白。”
难得四皇子如此懂事,换了往常,皇帝早就不吝惜对四皇子夸赞了,此时却没什么心情。
孟怀谨不仅要收押四皇子,还要把四皇子交给五皇子看管。
五皇子明显一愣。
“殿下若觉得为难——”
“不,我可以。”
五皇子看着跪地不起的皇后,坚定点头:“为了母后能沉冤得雪,我看管四哥不算是不敬兄长。”
四皇子压抑住想冷笑的冲动。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呢。
真是小看了五弟呀。
五皇子没有与四皇子视线相对,直接和锦衣卫一起把四皇子带离了皇极殿。
皇帝看孟怀谨快刀斩乱麻,处理的非常好,群臣也散去了,皇后还跪地不起像什么话,又亲手去扶起皇后,这次皇后没拒绝。
皇后头发披散着,人也不年轻了,却仍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度。
好像不管从坤宁宫里能搜出什么,她又是否会被废,都无法影响到她。
皇帝忍不住去想:她是真的不在乎这个后位,甚至是早就渴求摆脱?
不行。
皇帝命人修建的帝陵,是要和皇后合葬的。
皇帝重新握住皇后的手。
皇后的手很凉,也很瘦,皮肤松弛了,脸上保养得再好,手也会暴露真实的年纪。
这样的手握起来,感觉自然不如年轻鲜嫩的小嫔妃,她们的手是真正柔弱无骨。
但皇帝自己也上了年纪。
和小嫔妃在一起,皇帝能感受到她们的青春活力,仿佛自己也会被她们感染了。
和皇后在一起,皇帝要面对自己也同样衰老的事实。
这事实是如此残酷,又诡异般叫皇帝感到安心。
皇帝一时情难自禁,低声唤了皇后的闺名:
“……你再信朕一次,朕不会负你。”
皇后没说话,距离这样近,皇帝能看见皇后脸上的皱纹。
每一条都是岁月的痕迹,皱纹里写满故事,是大魏这对最尊贵夫妻已经携手走过大半生的见证。
群臣和宗亲们散去,皇极殿顿时就空了,骆竣也没那么紧张。御医们赶来,有人为帝后检查身体,也有人去验看地上的液体。
帝后倒是没问题,金吾卫和锦衣卫都是受过训练的,第一时间就要护驾。
俞三被浇了当头一脸。
皇帝随手指了一名御医给俞三看伤。
“你叫什么名字?”
“卑职俞显,锦衣卫总旗!”
俞三单膝跪地,因太兴奋了,连眼睛好像都没那么痛了。
皇帝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哦,骆竣的外甥?
骆竣无儿无女,便找了一个表外甥来接班,皇帝微微颔首,是个忠君的年轻人,便吩咐了御医两句,好好给俞三检查眼睛:
“不要留下隐患。”
“微臣遵旨。”
这位俞总旗运道不错,显然是被皇帝给记住了,今日发生的事会牵连许多人,同样也有一批人会因此脱颖而出。
俞总旗就是其中之一,御医哪敢敷衍呀!
第369章 :损人不利己(3更)
皇帝表现出对皇后极高的信任,大皇子看了非常刺眼。
只要牵扯到“厌胜之术”,换了淑妃遇到类似的事,别管皇帝信不信,第一时间就要把淑妃关押起来的,哪会像这样握着淑妃的手,好声好气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