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497)
万一皇后真的在用“厌胜之术”诅咒谁,查到最后证据确凿,现在斩钉截铁为皇后担保,最后岂不是太打脸了。
何况,皇后若真的被废,对皇子们来说反是好事。
像大皇子和二皇子,俱都心中火热。
他们的生母是淑妃、惠妃,都是宫里有头有脸的高位嫔妃,做继后的可能性非常大!
反倒是三皇子,还真希望皇后平安渡过这劫,就算皇后被废,继后的位置也落不到贤嫔头上,贤嫔是无宠,位份也不够。
几个皇子各有思量,站出来担责的就成了萧云庭。
萧云庭主动请旨调查此事,还把程卿给拖下水。
他这样说,程卿又怎能拒绝?
自然要和萧云庭站在同一立场。
五皇子也恳求加入。
孟怀谨抬头看去,从他的角度,只能看见皇后匍匐跪地的背影。
娘娘已脱冠请罪,宽衣华服穿在身上,越发显得落寞。
孟怀谨再看程卿,被萧云庭拖入旋涡中,不由暗暗叹气,也掀袍跪下:
“微臣也愿为此案尽一份微薄之力。”
萧云庭。
程卿。
五皇子。
再加上一个孟怀谨。
四个都是年轻人。
人好像在年轻时才会无所畏惧。
皇帝觉得这是后宫阴私,要查也是从后宫嫔妃查起。
然而满朝文武和宗亲们都看着,这又不仅是后宫阴私了,废立皇后与国体有关!
交给别人查,皇帝还真不放心,怕别人与后宫利益相关。
倒是萧云庭和程卿这四人,两个状元郎,都是天子门生,程卿是今年才入仕的,孟怀谨是上一科状元,两人与朝臣牵扯不是很深。
五皇子在宫里是隐形人,皇后倒霉也轮不到赵婕妤上位。
萧云庭被皇后养过两年,身体一向不好,陷害皇后对萧云庭毫无益处。
这四个年轻人,勉强可信。
千秋宴被破坏,萧云庭和程卿都急着戴罪立功,不敢不尽心。
皇帝很快在心里权衡出利弊,同意了萧云庭的请求,命萧云庭和孟怀谨主查此事,程卿和五皇子做二人副手,又让锦衣卫指挥同知骆竣倾力协助四人!
这简直像儿戏,居然把这样的大案交给四个年轻人了?
可若要说程卿四人不合适,就要提出更好的建议,比如自己顶替这四人去调查此事,众人又不愿沾上这样的事,一时间,无人质疑皇帝的旨意。
皇后也终于抬起头来。
“陛下既已有了圣断,请下旨搜查臣妾所居的坤宁宫吧!”
第368章 :维护和运道(2更)
搜宫!
皇后是一国之母,她所居住的坤宁宫,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乾清宫,是凤权的象征。
搜宫对皇后来说是极大的侮辱。
但不搜宫,所谓的彻查又成了笑话。
皇帝沉着脸:
“那就搜宫吧,朕也想知道那些藏在暗处的鬼魅小人,为了陷害皇后还安排了什么后招。”
皇帝对皇后是维护的,虽同意搜宫,却提前定下了基调,即便是从坤宁宫里搜出什么不妥的东西,也是别人的提前准备好,用来陷害皇后的“物证”。
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是人证,现在可不就缺了物证?
外臣是不入后宫的,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比如现在。
程卿就被萧云庭带着直奔皇后娘娘所居的坤宁宫。
孟怀谨和五皇子则留下来负责皇极殿这边。
事已至此,千秋宴也没有继续进行的必要,皇帝想让朝臣和宗亲们散去。
孟怀谨头脑清醒,当下就决定了几件事:
第一,说“凤凰泣血,不祥之兆”的御史必须暂时收押,孟怀谨怀疑这个御史被人收买,有故意引导风向的嫌疑。
第二是昏迷的宫女,交由锦衣卫看管,等她醒来,必将接受锦衣卫的拷问。孟怀谨希望锦衣卫要确保这个宫女活着,死人肯定问不出线索。
“微臣怕听到服毒自杀,或刑讯致死的消息。”
这简直是在侮辱锦衣卫的职业素养,骆竣自然不能忍,在皇帝面前打了包票。
一起被带走的还有摔坏的八个内监,他们也有嫌疑。
要程卿说,所有参与千秋宴筹备的官员和宫人都有嫌疑,这些人都该被控制起来。
不过也不要紧,每个环节是谁负责,都是有画押签字的,查到最后,做过坏事很难跑脱。鸿胪寺的官员之前还嫌程卿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管得太宽,现在又十分庆幸程卿那样干了。
想想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牵连被处死的人,鸿胪寺的官员不寒而栗!
“第三,请皇上恕微臣不敬之罪,奇石由四殿下献上,微臣有些事要询问四殿下,在真相大白前,四殿下也不适合与外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