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日常[穿越]+番外(47)
在戚絮贞下葬后,杜思等人便收拾行李,启程回到隆化县。
临走前,县丞悄悄走到杜思身旁,对他恭敬道,“杜大人,在霖水县住的可习惯?”
杜思一眼便猜到他要说什么,于是点点头。
“这样便好、这样便好。”县丞一下子笑开了眼,满脸的褶子堆积如山,带着说不出的喜感,“听闻杜大人有一位博学多识的干爹,还望大人在上美言几句,多多指教…”
县丞从衣袖里取出一叠银票,看的一旁的杜蘅眼都直了。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希望大人常来霖水县,小人定会好好招待您的。”
杜思一如反常,笑眯眯的接过银票,走了几步后,却将它塞给刘洱。
刘洱立即明白了杜思的意思,寻了个机会塞进县丞腰带里。
“大人慢走——”
等到送走杜思等人,县丞觉得后腰鼓囊囊的,一摸腰带却抽出数张银票。
“那老捕快说的果真没错,杜大人清正廉明、还有一手断案的功夫,小小年纪就当上仵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你看县丞大人,气的鼻子都歪了。”
看着气急败坏的县丞,那个小吏在一旁同其他堂役笑道。
而隆化县这一干人的行程并不顺利。
天公不作美,一场滂沱大雨骤然而降,如果只是雨,行程确实会慢上不少,偏偏不巧的是,霖水县以南的一条河坝突然塌了,从霖水去隆化县的路都因那条损坏的河坝被淹了,他们不得不从其他通径着手。
整个徐州陷入一片烟雨朦胧,连带着地上的泥水更加黏腻了,由于连续几天的雨水侵蚀,从别处通往隆化的路十分泥泞。
在车轮第四次卡在泥土中,他们终于放弃从霖水出发,转而望向其他地方。
济州离徐州十分近,此行一出便是离开了永安郡,孙平说,现在他们只能赶往济州,绕一个大圈掠过其他县城,再回到隆化县。
七人坐在来时那辆蓝顶马车上,牛毛细雨如小针般洒在车璧上,不久便泛起一层密密的水珠,车夫在前驾驶马车,每当马车趟过一个小水洼,便溅起无数泥点。
群山笼罩在一片云雾里,茫茫天色昏暗,路上轻雨淅沥,空气里传来一股芳草香气,极为清爽。
杜思仍旧靠在车窗边,面色苍白,他还是不习惯坐马车,中途停了几次车,抱着树干对地大吐特吐。
杜蘅在一边侍候着杜思,许多动作愈发熟练起来。
“这一趟来回,不知要走多少天。”孙平掀起车帘感叹道。
一股清风迎来,带着许些寒气,却令饱受煎熬的杜思舒服许多。
“今年这雨来的晚。”王七望了望车外,只见许多白茫茫的雾,“平日不下、一下便是连着许多天,连家都回不去了。”
“这雨一过,天就热了。”孙平摆摆手,想要撩下帘子,却望见杜思一脸餮足的模样。
他冷哼一声,没有放下车帘。
小李见状,在一边笑道,“孙捕快真是心细。”
孙平瞪了他一眼,杜蘅与王七也跟着笑起来;这一趟出行,杜思与这些人倒是亲近不少,尤其是孙平,很少再见他冷嘲热讽的模样了。
想到这里,杜思睁开双眼,望着孙平调侃道,“孙捕快虽口上不说,心里却总为我着想,真正叫我感动。”
孙平一惊,随即大声喊起来,仿佛要掩盖什么似的,“哪里有,你可不要胡说!”
“霖水县一程,你可是在那些堂役面前对我赞赏有加,孙捕快忘了吗?”
杜思笑的眉眼弯弯,十分狡黠。
孙平听闻,立即将头瞥向车帘外假装看风景,但他通红的耳根却出卖了他。
“孙捕快像个大姑娘似的,真容易害羞。”杜蘅哈哈一笑。
“小孩子家家的懂些什么…”孙平的反驳无力许多。
整座车厢的人全都笑了起来,只见孙平的脸涨得更红了。
孙平清清嗓子,开始介绍起济州。
“济州也是个人人都想去的好地方,比起徐州不遑多让,它离皇帝老子近些,总是方便办事的,此行去的地方也极好,叫做…”
还未等孙平说完,马车突然停下,车夫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不好了大人、前面躺着一具死尸啊!”
“什么?!”
捕快们纷纷动身下车,杜蘅扶着杜思也下了车,地上泥泞不堪,十分滑腻,杜思走了几步,差点没连杜蘅一起摔倒在地。
最后,又是井恒将二人松松扶起,杜蘅十分愧疚,边走边道定要帮上杜思的忙。
杜思笑笑,三人一同走到那具死尸跟前,只见捕快们蹲下身去探气息,却发现这人竟是活着的。
众人将他抬回车内,行程暂时停下来,这个人被泥水浸泡的无法看出面目,只见他穿的极厚,面部轮廓分明,长得似乎还挺俊,杜思注意到他沾遍黄泥的衣料上透出隐隐黑红,又连忙赶路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