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仵作日常[穿越]+番外(46)

作者:偷夹馍的 阅读记录

“你藏的信件在何处?”

“戚絮贞以前写的全烧了,您说的那一封就在那堆珠宝中,里面有一个放手镯的小盒子,我将信藏在那儿了!”

堂役连忙去取信件,裘知县与县丞不知在说些什么,曹县尉在小吏旁讨论案情,井恒一干人在外听候命令,堂下众人的风向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杜思突然想起石头的话,隐约猜到几分信上的内容,他叹息一声,只希望戚安能承受得住。

高老爷的安慰已无作用,戚安心如死灰,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一旁陪同的王氏皱皱眉,终于露出一点不一样的表情。

不久,堂役将信件取来,当时绿环心急,将它揉成一团,裘知县接过信,极有耐心的把它边角展开,时隔数日,这封尘封在绿环私心下的信件,终于重见天日。

堂下众人又吵了起来,裘知县一拍惊堂木道,“由于案情特殊,此信由本官来念,从今往后、你们便断了那些传闻,不要再提了。”

戚安点点头,裘知县清清嗓子,开始念诵信上内容。

众人竖起耳朵,只闻信上写道:

父母,生我者也,养育之恩,不得不报。

父亲视苍苍,躬耕勤苦,以为家中梁柱,母亲颜已改,千沟万壑于手中,皱纹陡增。

我恨不能为其分忧,不能为其担责,扪心自问,甚为内疚。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每念及此,胸中块垒难平,涕泪如雨,感怀交加,夜不能寐。

信上有几滴泪打湿风干的痕迹,裘知县将声音放缓,戚安瞳孔微缩,双唇紧闭,似乎猜到了之后的话。

杜思走下堂,不忍去看结果如何。

一人突然拉住他,杜思抬头,一张俊美面孔近在咫尺,那双墨黑眼瞳如夜般深邃,莫名得让杜思安心。

他心底突然涌上一股暖意,杜思脚步停顿,随即转过身,与井恒并肩而立。

裘知县望了望下来几行字,又看了眼公案后苦苦等待的戚安,踌躇几番终是念道:

我虽身在高府,却夜夜思念父母。

锦衣玉食,荆钗布裙,非我所思,金玉良缘,优秀夫婿,非我所求也。

人生在世,各有所志,有为砂里淘金,有为金屋之选,我身为女儿,不能委以重任,有愧父母。

小女一生别无所求,现只想回家陪伴父母白头到老,我心意已决,明日便会回去,请高老爷准许。

违背父命,实属难得,在府上留居多天,还望老爷夫人原谅。

“戚絮贞所写——”裘知县念完最后一句话,抬头深深叹出一口气。

这是戚絮贞离开高府的一封信,也是她临死前写的最后一封信,如今,这份孝心如同这件被发掘出的信,终是传达给了戚安。

公堂上下静悄悄的,无人说话,孙平与小李叹息不已,杜蘅躲在王七怀中哭的稀里哗啦,刘洱神色微动,随即带着同样哭泣的王七杜蘅走出衙门。

宋德垂下头,绿环抬眸望了一眼戚安,很快便低下脑袋。

记录案宗的小李难掩哀戚,曹县尉起身离开,饶是县丞也不住的摇头,裘知县起身离开公案,亲自下堂,双手将信交给呆愣的戚安。

“你教出一个孝顺的女儿,可是天意弄人…”

裘知县还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闭上嘴,只得用手拍拍戚安肩膀,拂袖而去。

戚安小心捧着信件,如获至宝,下一刻,豆子般大小的泪珠砸在白纸上。

“絮贞啊!!”

一声令人心碎的咆哮而出,响彻云霄。

杜思站在堂下,此刻,他说不清心中所想,此案已破,而真相却往往更令人寒心。

一股浓浓涩味蔓延心头,杜思动了动身体,发现自己的腿已经站麻了。

一只宽阔的大章握住他的手,源源不断的热量传来,温暖着杜思的手掌。

杜思讶异,抬眸去看面前的青年,那双墨瞳与温度并存,炽热而有力的包裹着他。

杜思突然放下心,此时太阳早已西落,长夜漫漫,气温骤降不少,唯有这双手带给他无限的热度。

这样想着,心底的悲悯似乎也被冲淡了许些。

作者有话要说:下来这几天十二点多更吧

今天很生气,气得我没有码字,和宿舍的煞笔吵了一架,呵呵哒

我一定要写一个造谣者不得好死,被切成片、连头都找不着,不能下葬的案件

第25章 书房女尸(一)

隆化县一干人随霖水堂役去了坟场,在一旁看着戚絮贞下葬,这位姑娘终于从冰冷的河水里解脱,如今真相大白,宋德择日处斩,绿环由于盗窃财物并协助凶手欺瞒朝廷官员,被判刑五年,刑满流放。

如今传闻已破,真相大白,戚絮贞也算是入土为安,可怜戚老夫妇白发人送黑发人,没了唯一的亲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