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75)
送惠贵太妃上路。
三元公主痛哭不已,叶玉盘不明其中曲折,心疼三元公主丧母,赐下许多宝物安抚她。
李陵亲自料理惠贵太妃身后事。
此事一了,李陵心头最重紧要一事,变成了朝廷的盐鉄改革。
盐鉄改革在议论阶段,就遭到许多阻力,他让阻力都集中在太极殿,然后寻了几道口子,果断抄了京城盘踞多年根深蒂固的四大盐商。
其中三户都是皇商出身,两户背靠前废太子,一户背靠没了的二皇子。
如此自下而上查,掀开桌面看锅底。
谁家锅底干净?
倒把太极殿改革的阻力卸去了三分之二。
余下一份阻力,倒也不急于一时抹杀,留着在日后改革中有什么利弊的,还可提醒他做事莫要激进。
其中前二皇子支援的叶氏盐商,李陵同样像上辈子一样,秘密审讯,调出了叶家大老爷当年奉二皇子之名,带着昭妃小相下江南采买模样相似的女子培养。
然后将所有知情者,全部送去西北充军。
这条线同上辈子有出入的,是真正的叶氏被李陵截胡,那老爷不得不重新再寻,找到了后来的叶美人,将其抚养长大送入宫中邀宠。
上辈子查到是二皇兄搞的鬼,李陵就再没差下去。
这一回,他按图索骥般,从最基本的地方着手,寻到叶氏常常念叨的“牛家庄”,原来是“马家庄”,马家庄两年前恰是遭了水灾那一带,村子里人没了许多,再查不下去。
上辈子叶老爷极力隐瞒叶氏来历,甚至是李陵都不晓得原来叶氏还被卖入了花柳之地,这一回他削去叶老爷所有的从人,将叶氏幼年那段过往彻彻底底封印。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叶氏往事变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叶玉盘听他这样解释,只能说“也好”。
陛下千秋之前甘泉宫便修缮好了。
李陵抄了不少了银子,朝政风头正好,为了叫叶氏能心情舒朗,第一时间带着她去行宫避暑,宫内琐事全权交给汪贵嫔
直至此时,汪贵嫔彻底没了邀宠之心,为了父母家人,她咬牙,认认真真做起了贵妃最得力的“女官”。
李陵暗中将京畿卫里的好手调去甘泉宫,就近分拨在甘泉宫四周的多处明暗卫所。
京城不设监国,只在宫城外的巡防营留一个军机处,六部尚书每两日一轮,在军机处值班,所有奏折一律在军机处盖章,然后直接转运去甘泉宫。
其余五部尚书以及六部侍郎,分批次,均伴驾随行至甘泉宫。
等同于将甘泉宫弄成了另一个朝廷中枢。
一开始许多三品以上朝廷没反应过来,只听说自己被点名伴驾,都高高兴兴准备行囊,及至大家在甘泉宫行宫外的办事处见了面,才发现这个事实。
现在再去叫御史奏本说不可如此,还来得及?
自然是木已成舟,来不及了。
李陵来到行宫第一天,安置了诸位大臣后,带着叶氏把堵上的密道走了一遍,然后暗中带她又走了今年修缮时新增加的两条加宽密道。
所有的密道都通向外面不同的卫所。
“一旦有什么不妥,这里每一条路都是生路。”李陵给她腰间挂了一只荷包,“里面是朕的私印,京畿卫所有卫官都认得。”
叶玉盘用手抚摸着荷包,偏着头看着他打趣道,“你这样信我?”
李陵握着她的手往前走,闻言点头。
叶玉盘笑了一阵。
回到了寝殿,四下无人,她想起来他俩在金锁关外那段时间,于是分析,“所以,金锁关距离这里一天的路程,金锁关与长胜郡有直道相连,若是戎人有意攻打长胜郡,那么咱们的骑兵从这里出发,三天之内就能驰援长胜郡,——可如果反过来?”
她顿了顿,看向李陵,言语迟疑。
李陵用手勾住她鬓边的一缕青丝,在手指上缠了又缠,笑道,“如何?”
叶玉盘受到鼓励,认真说道,“如果戎人大举进犯迅速灭了长胜郡,或者绕远道奇袭金锁关,那么京城危矣。甘泉宫就成了中间的一个秘密绊马索。咱们住在这里,若有不测,也能迅速安全转移。”
李陵叹气,“贵妃如此聪慧,叫朕敬服。”
叶玉盘却想到了别的事儿。
李陵要来烦她,她不愿意,推他道,“那你就不担心,卫所如果有不轨之人,他们从密道偷偷进来怎么办吗?我听说一句话:叫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面人要把里面人打死,并不容易,但里面人自己打起来,就离灭亡不远了。”
听她说出这样的话,李陵瞬间就被逗笑了,求欢不成,反被小女子按着要上进?
他躺倒在床上笑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