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37)
小安子道,“四时节令都有料子送来,不过最近听说酋国使者要来京城朝见天子,他国的国宝流光锦,大约宫里会有新的进贡,小的到时注意着,一有消息,便给这边送来。”
流光锦,一百个织娘一年织半匹。
一匹万金。
李陵还是不喜欢,但他不擅长这些,但也无话可说。
叶玉盘并不晓得那些料子值钱几分,就问起他在西北的见闻,“打胜仗了么?”
趁着方才李陵同小安子说话,她还拿走了他的鞭子,此时将这鞭子在空中扬了扬,“它立了几个功?”
李陵奇道,“我毕竟是个皇子,难道还要亲自下场去与人厮杀不成?”
“你要。”
李陵笑道,“你如何得知?”
叶玉盘点头,“我就是知道。”
李陵心情大好,然后就答应了她去西市逛,——此时见她将那鞭子翻来覆去地玩弄,他琢磨,该从哪里弄一匹性子温和的小马叫她骑一骑。
忙完兵部的事儿,李陵就去甘泉宫复命,洪德帝没有收走他的兵符,还把羽林卫教给他,李陵固辞。
洪德帝笑说,“听说你有个外室?”
李陵一愣,立刻就给跪了,“父皇……”
陛下摇头,“你若是为了那个女子,想回城去找她,不如将她带来这里,羽林卫你必须接着。不得抗旨。”
李陵低头,十分不快活地接了旨。
当晚,躺在羽林卫干活的休息处,反观自己,他不得不佩服叶氏的硬骨头。
——当年是否叶氏敢与老头子杠着来呢?或者就是因为叶氏这种难见的硬脾气,才得了父皇的青睐?
过了一段时间,陛下好像又想起他的私事,问他怎么还没把人接来。
李陵老实回答,“她与吴氏不和,两人见过一次面,差点打起来。”
这就是小六给吴氏死死禁足半年多的原因吧。
洪德帝语带威严教导他,“女人不能宠地过了头。不听话就好好管教。怎么能为了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女人,给自己嫡妻下不来台?”
李陵心说,你以前可不这样。
陛下看他神色,懒得再说什么,只要这小子愿意同女人好,能生一半个小孩出来,随他怎么吧,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他转而提起了羽林卫的事儿,最后道,“回了京,你去兵部学一学怎么做事。”
李陵猛地抬头,“父皇?!……那是太子……”
陛下目光冷峻,“那是朕的兵部,不是太子的兵部。”
李陵缓缓给父皇磕头。
心中闷闷的。
这才什么时候,父皇就已经这般猜忌太子了吗。
他还以为是张贵妃没了之后,无人在父皇耳边常常叨念太子的好了,那时父皇才渐渐厌弃了太子。
出了行宫,李陵去找寄居甘泉宫附近的兵部尚书那里领差事。
两个月后陛下摆驾回宫。
回到京城第一件事,李陵就交了羽林卫的差事,然后一头扎进兵部里,不愿再在外头招人记恨般,一心闷在兵部不出来,连最爱的跑马场都去的少了。
期间,他带着叶氏又吃了一次那家蜀中小吃。
而后过了三五日,李陵忽然提前从兵部出来,迅速进宫求见圣上。
他在太极宫外等了一个下午,终于见到陛下,将手里查到的某条卷宗批条复抄版,交给圣上。
看着父皇忙地没空看他上交的东西,李陵没有退下,而是直言不讳地问,“儿臣记得前年父皇派人修葺骊宫行宫,但今日早晨看到这份记录,为何当年的批条里,当时的负责人还调阅走了甘泉宫行宫的地宫资料?”
所谓地宫,是指密道。
圣上一愣,继而拿起小六上交的这份资料,翻开来看,渐渐目光锐利。
当年负责骊宫行宫修缮的,是太子和二皇子,——太子先处理此事,后来张贵妃染了暑热之症,太子便自请辞了修缮骊宫,专心侍奉张贵妃汤药。
之所以修缮批条应是工部的事儿,出现在兵部,是因为密道是兵部派人秘密镇守。
李陵还要说什么,圣上抬手制止了他,“此事到此为止。朕心里有数。”
“那儿臣便放心了。”李陵松了一口气,离宫回府。
晋王府。
晋王妃不在府里。
李陵回京之后,解了王妃的禁足,叫她回娘家小住一段时间,他换了衣裳就去辅兴坊吃晚膳。
他已经能吃一点点辣子了。
真正能吃此物,才如同进入到另一个食物的世界。
辣到最后,还挺有那么一些意思的。
外书房李陵秘密召见了几个下属,了解到太子表面上还同陛下父子情深,实则除了户部牢牢掌握在太子手中之外,从前太子还能染指一二的吏部,已交给了刚刚十四岁的七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