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36)
吴氏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她是女人,她怎么不懂女人之间的那点厉害。
她是要给她好看!
李陵换了衣裳出来,看见那吴氏默默哭泣,只当看不见似的,坐在两人崭新的婚床边,对她嘱咐道:
“我离京期间,你不得离开这个屋子半步。这段时间你自己好好想清楚。辅兴坊的私宅,我父皇也不晓得,你又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有人暗中助你窥伺内廷。此事可大可小,想必你比谁都清楚。”
吴氏的冷汗都下来了。
李陵看她很明白其中利害,便去了前院做事。
因领兵出征兹事体大,不像从前去马场养马那样简单,这段日子李陵除了睡觉吃饭,剩余的时间全都放在兵部、工部还有进宫与父皇奏对,忙得连轴转,偶尔听说御田佃户被灭门事情是“贼寇”所为,竟不了了之,只是冷笑。
离京之前,李陵只去了一次辅兴坊,再次加固了宅子的防卫。
出征第十天,二皇子后宅发现了巫祝之术!
二皇子妃本就病重,此时受到惊吓,竟然一命呜呼,吓得二皇子带着王妃生的大郡主连夜躲到皇宫,死活不敢回自己的王府。
洪德帝震怒,命人严查。
此事不知为何越查牵连越大,一时间全城风雨飘摇。
甚至太子妃娘家都被查出了许多龌龊,虽与巫祝无关,但是在伤及体面,太子妃素衣跪在张贵妃凤邀宫前告罪,求彻查娘家。
此时,一向安安分分的太子良娣忽然自杀。
冒出来这样惊骇的事,太子宫里的那些旧事藏也藏不住,——原来太子良娣未被张贵妃看中时,与三皇子多有私会!
半月之后,三皇子被削了王爵,圈禁起来。
五皇子因借口躲在自己王府不出门,被洪德帝叫去宫中骂了好几回。
本就躲在皇宫求父皇龙体保佑的二皇子,宁可天天被父皇拎着骂无用也不敢回府。
唯有六皇子府与众不同,六皇子妃因为得罪了六皇子,早早被六皇子按在家里,连娘家都回不去,陛下也不可能叫儿媳到面前骂,竟逃过一劫。
三皇子被圈,巫祝之事似乎告以段落。
二皇子于是大病一场,陛下要亲自给这个胆小的老二指一门亲事,二皇子笑得酸涩,“总要让梨儿去相看,她看得上,儿臣就娶。”梨儿是二皇子家的大郡主,嫡王妃唯一的亲女儿。
陛下心中十分宽慰,答应他这个要求。
身体渐渐康复之后,二皇子再没有继续躲在宫里的借口,终于回了自己王府。
经此一事,太子仿佛成了无干的人。
巫祝之事不叫他查,太子妃娘家的祸害也不让他管,陛下不晓得什么心思,只让太子在户部好好守着国家的钱粮,至于太子同时管辖的兵部,因战略军机,洪德帝亲自过问,太子竟暂时不用去了。
外面闹得沸反盈天。
辅兴坊安安静静。
柳先生得知六少爷的身份,心中道了一声“果然”,那次被突兀地叫去品茶,她就看出那个少年身份不一般。
待到李陵打了大胜仗回京,被洪德帝论功行赏赏,升了个晋王。
已是夏天,陛下早就带着爱妃去甘泉宫避暑了,有些门路的,都在甘泉宫行宫外修了宅院,京城里权贵的宅子空了一半,太子五皇子等全都不在京城,唯有二皇子留京监国。
李陵去甘泉宫复命谢恩,陛下命他去兵部交代。
叶玉盘穿着薄纱缝制的长裙站在窗边写大字,字仍然不怎么好看,但大体上,已经写得很有一番气度。
一行又一行。
李陵站在窗外看了好久,见她总不抬头,于是用马鞭轻轻敲了敲窗子。
“是你!”
叶玉盘一眼看见外面的人,立刻放下笔,欢喜地跑出来,“你回来啦?!”她就站在门口停住,然后看着他笑。
等李陵走近了,她才道,“你想看我写的字吗?”
瞧见她穿得不伦不类,衫不像衫,裙不像裙,竟是一条纱从头到脚一气呵成的。
但见她这样高兴,李陵也就没这时候扫兴,忖思过后找她说说,于是点了点头,“看一看。”
叶玉盘得了他的同意,伸手拉住他拿着的皮鞭,将人拉进屋里。
李陵被她这举动弄得没办法,松手也不是,不松手也不是,就这么奇怪的被拉扯进了书房。
那大字很不错。
是他五岁时的水平。
21
21
柳先生夸奖了叶氏写字有耐心,待柳先生离开后,在叶氏期待的目光下,李陵勉勉强强,违心夸她有进步。
小安子早也安排着人手,将这次带给叶姑娘的礼全都抬在厅里。
李陵叫小安子进来,问他最近有什么新进贡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