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新唐遗玉(577)

为了不让程小凤做最差,遗玉坑了长孙娴,这事并没多少人看得出来,毕竟当时两人相争是因为银簪而起,一片慌乱中,谁又记得四十多个人里,程小凤没有到场,顶多当她是“落井下石”罢了。

程小凤在一旁听得稀里糊涂的,毕竟不是什么好宣扬的事情,程夫人和遗玉这明白人都缄口不提,她又去问卢智,却被他夹了一块肉放在她碗里,道:“多吃些,补补。”

这一块肉,便堵了她的嘴,坐在对面的程夫人两眼一亮,暗自点头,可坐在卢智身边的遗玉,却是低头闷笑,只因卢智夹给程小凤的,乃是这满桌子肉食中唯一的一盘猪头肉。

……

太极宫偏殿书房

批阅了一个午间公文的李世民,刚刚在书房的软榻下躺下,便有宫人隔着屏风来报:

“殿下,尚书仆射长孙无忌求见。”

伸手轻拍了几下榻面,倦意消退,他便传了人觐见。

一刻钟后,长孙无忌才被人领着从宫门外,进到太极殿中。他对着眼前屏风后面隐约的人影一拜,道:“参见陛下,臣有要事禀告。”

仍靠坐在屏风后面的李世民,出声退去了屋里侍候的宫人,听到门扉关合的声响后,才有些随意道:“自己去搬个凳子过来坐,朕这会儿实在是疲乏,就不挪地方了。”

“谢陛下。”长孙无忌并没推拒,他到一旁搬了个小墩儿,走到屏风一侧坐下后,抬眼看着面带倦色的李世民,不掩其忧道:

“臣朝会时,便见得您气色有异,恕臣直言,您要休息好,保重身体,才是万民之福。”

这君臣两人,实则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中间又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在,一同经历了建基和朝变几十年,情谊自然非同等闲君臣,若真是抛开了身份,说是堪比手足也不为过。

李世民伸手拧着眉心,道:“最近烦心的事多——不提那些,你来见朕,是有何事?”

“不怕皇上听了更加心烦,臣想说的,是几天前怀国公府上,认亲一事。”

第314章 两殿事发

日渐西落,恢宏的太极殿坐落在一片由淡转浓的金棕色里,一名身着金鸾绕霞华服的宫装妇人,在一群宫娥的陪同下,缓缓走向一处偏殿。

守在殿外的宫人见到人影,隔得远远便躬身相迎,却没有一个不长心地高喊出声,打扰里面仍在谈话的一对君臣。

长孙皇后点了一名眼熟的宦官,指了下殿内,道:“在里面多久了?”

“回皇后娘娘,有一个多时辰了。”

长孙皇后正要皱眉,便见一道人影从不远处敞开的殿门内走了出来,正是她几日未见的兄长。

因是宫里,又在太极殿附近,两人便没像在宫外那般随便,长孙无忌行了礼后,长孙皇后才引着他站到一旁的雕栏边上,问道:

“大哥,你是不是来同皇上说那房卢两家之事?”

“真是瞒不过你。”

长孙皇后眉头一蹙,道:“皇上重情重义,是以为此事烦心,可他每日单处理国事都要操劳入夜,哪有时间管这私人家事,那两家子糊涂,你怎么也跟着闹。”

长孙无忌摇头道:“这两家人若不安生,朝中也要起乱子,家事牵着国事,如何能不管?你放心,此事很快就会有个结果,我回府去了,你好好侍奉陛下。”

说完便又是一礼,跟着一名引路宫人,朝宫外走去,长孙皇后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有些无奈,转念想到子一个这阵子几乎被她忘掉的人,伸手抬来贴身的大宫女,低声吩咐道:

“你记得明日早朝之时,到房大人家中,把他家中那位夫人接进宫,本宫有话要问她。”

“奴婢记下了。”

自卢氏母子认祖归宗起,整整三日,朝中百官乃至长安城里的一小半的百姓,皆以得知房乔之母大闹卢家祠堂之事,这位三品大员的亲母行为固然让人咂舌,可她此举背后的含义,却更是人茶余饭后闲谈下酒的好料——房母“错认”了怀国公新认下的一家亲,是当年被安王掳走的房家妻小。

看热闹的人,自然是巴不得越闹腾越好,因此,在房乔不见人影,卢中植只字未提的情况下,今天上朝时,终于见到这前不久才“决裂”的翁婿两人同时出现在殿中,嗅到不同气味的官员,面上平静,心里却都在猜测着这两家子什么时候才能开战。

让他们失望的是,别说是闹腾了,一左一右在大殿上分庭而立的两人,这么一个早朝下来,就连眼神都没对上一下。

散朝前,一伙人正等着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这俩人是什么意思,一个派了老娘上人家宗祠闹腾,一个则是光嘴上说要报复,却跟打雷放屁不听响一样,让人郁闷。

上一篇:明星大总裁 下一篇:黯乡魂

三月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