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痛苦越来越剧烈,乾王的身体以极快的速度虚弱下去,后来连与大臣面议的程序都取消了,仅仅靠奏折处理事务。
与此同时,夏末涵这边亦十分忙碌,在软禁安如瑾之后,她便收回了三司印,将其中两司重新交给卫淑妃,她是目前除了夏末涵以外最有资格掌管司印的人选,虽然为人比较傲气,但胜在经验丰富,能尽快熟悉事务。
而尚膳司,被夏末涵破格交给了琴心,为了确保乾王的饮食万无一失,琴心必须亲自监督,从选材到烹饪,整个过程不得有丝毫马虎。
乾坤大比迫在眉睫,可是北曦国却处于无人主持大局的尴尬情况,大臣们虽然能力出众,但各有派系,在议事中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争论不下,没有君王临朝,一项决议往往需要数天的时间才有结果,而且还有可能不是最理想的结果,这便造成了事务堆积、效率低下、朝政混乱的后果。更严重的是,有些不安分的人很可能趁机浑水摸鱼,假公济私。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各国使节差不多都已经到达首都之后,监察阁的阁老们终于坐不住了,第二次下达了君议令。
所谓君议令,是指君王在位期间,若出现骄奢淫逸、残暴专政、滥杀无辜、贪图享乐等致使国家混乱的行为,又或者突然暴毙、重病或失踪并且暂无继承者的情况,那么监察阁阁老们有权行使辅政权,弹劾君王,要求其禅位或者临时急招王族代理国事。
这一次,阁老们获得了太医确切的消息,乾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正常处理政务,为此,他们紧急召开会议,很快通过了一项决议。
这天,北曦国的大臣都被召入了朝堂,坤王与众阁老同时驾临,一看这阵仗,大臣们心中都有了不好的预感。
坤王跨步走到正中,接受大臣的拜礼之后,慎重道:“乾王病重,无法临朝,诸事千头万绪,又逢大比在即,国不可无主,此关乎曦国颜面,故经监察阁审议,决定急召鲁安王回都主持大局,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朝中一片哗然,鲁安王乃乾王亲弟,当年考核仅比乾王略逊一筹,若将他召回来,即使只是暂代,恐怕也能彻底把持朝政,届时他的后代也将拥有角逐太子之位的资格。
于是立刻有人出声反对,可惜底气不足,如今禹珏禹昊两位皇子离考核完成还有两年多,朝中确实没有主事之人。可是让他们眼睁睁看着外王进驻朝廷,实在是无法接受。
这时阁老之一的秋老开口道:“此乃权宜之策,乾王陛下病情严重,一般国事暂且可缓些日子,但乾坤大比却不能有清楚差池,想必诸位大人心中有数。”
卫尚书道:“丞相德高望重,暂时由丞相大人代表乾王会见使节,参与大比不可吗?”
齐老冷冷道:“自本国建国以来,从未出现过臣代君以理事的情况,监察阁虽有君议权,但也仅仅只是专对君王品行的督察,臣子绝对不可越权,此乃大忌。”
卫尚书不缀地退下。
“召外王入朝,这将乾王置于何地?”孙岩大声道。
秋老道:“时运亦是为君成败的因素。”
“秋老此言未免太过冷绝。”立刻又有几人站出来反驳。
“从来没有因为君王病重而召外王入朝的先例。”
“此事未免太过轻率。”
“其实召回鲁安王亦无不可,如今群龙无首,确实需要有人主持大局。”偶尔也有一两个表示支持,但基本都淹没于众多反对声中。
……
阁老们态度坚决,眼看朝局动荡,外事紧张,他们不得不做下这个决定。
朝堂议论声纷乱,反对者占大多数,但碍于形势迫人,根本无法说服数位阁老。一时间,两方僵持不下,杂噪声一片。
“都住口!”坤王大声呵斥,冷冷地环视一周,直到朝堂安静之后才缓缓道,“监察阁地位超然,他们的决定皆是以曦国大局为考量,不参杂任何私人利益。诸位大臣若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那么朕会支持阁老的决定。”
众臣脸色凝重,相顾无言。
坤王等了片刻,见无人说话,便沉声道:“看来诸位都很清楚目前的情况,乾王无法理政,北曦国无人主事,朕将立刻下旨急召鲁安王回都,暂代君权。”
“稍等!”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从朝堂外传来,“谁说北曦国无人主事?本宫愿担当大任!”
所有人都朝门口望去……
半个时辰之前,正在批阅奏折的染袖接到内侍的禀告,坤王与阁老们同时驾临朝堂。
她一听就知不妙,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前往云舒宫。
“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