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不想死(354)

但贺卿转头就给皇帝放了几个月的漫长假期,明摆着要压下此事,显然是接了招。

而现在,往政事堂里添人,想来便是贺卿的应对了。

姚敏离开之后,顾铮对政事堂的掌控愈发严密,虽然贺卿也往里放了人,却完全无法跟他对抗。若非她身份特殊,在朝中根基也深,种种政策更是为她带来极高的人望,估计根本压不住顾铮。

在这种情况下,在政事堂添加席位,倒的确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顾铮的势力再大,也不可能控制整个朝堂。政事堂的人越多,意见也就越难以统一,其他人的机会就越大。

而且,几个政治嗅觉灵敏的人,更是意识到,这或许不单是贺卿对顾铮的打压,更是为小皇帝铺路。她能压得住顾铮,贺照却未必。往政事堂添人,牵制住顾铮,小皇帝亲政之后,压力自然会小很多。

本来政事堂就是所有文官都想进的地方,如今贺卿把机会摆出来了,他们既可以更进一步,又有机会跟顾铮对抗,实现自身政治抱负,甚至可能得到小皇帝的信任,取顾铮而代之,试问谁能不心动?

不要说其他人,就是一直站在顾铮身后的那些,也不免动了心思。

他们是顾铮一路提携上来的,但是到了如今这个位置,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复当初,顾铮也无法再完全掌控他们,而他们想要更进一步,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摆脱顾铮的阴影。

还有比眼下更好的机会吗?

短短的一瞬间,咨平殿里众人各有思量,不动声色地交换着视线,但一时间,却没有人开口说话。

第153章 投票表决

“臣以为,没有必要往政事堂添人。”顾铮终于在众人的瞩目之中开了口。

这时,他们提起来的心反而落下了。每个人的脑子都开始飞速转动,寻找自己在这件事里该站的位置。

不等贺卿开口,又有工部尚书站出来,开口道,“臣也以为并无此必要。如今政务虽然繁忙,但多是日常琐事,政事堂之外还有各部协作,这些事按照成例交由下面的部门执行便罢了,并无多少需要政事堂商榷之事,既如此,自然不必多此一举。”

有人站在顾铮这边开了口,其他人便纷纷开口反驳。

“这话臣不赞同,政事堂每日里忙成什么样子,诸位都是能看得见的。”

“事务纷杂,多几个人手帮忙不是坏事。何况殿下说得分明,往政事堂添人,也是为陛下计。陛下年轻,一时必然不能如殿下这般娴熟地处理政务,需要有人帮衬,也是正常。”

“就是,顾相第一个上折子要求殿下归政,既如此,是否也该在朝堂上为陛下创造良好的环境,好令陛下能尽早接掌朝事?”

更有人道,“虽说如今内外安稳,但因着各行各业都在迅速发展,实际事务比之从前增长十倍不止。不但政事堂该添人,臣觉得,各部乃至下面的各州县官衙,都该添人了。”

但贺卿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当即一条一条反驳过去。

往政事堂里添人,并不单是添人,更涉及到许多方面,本就不能轻易决定。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将咨平殿几乎变成闹市。

贺卿本来也没打算一次就成功,因此等他们争执得差不多了,便叫了停,让他们回去仔细思考,择日再议。

可惜这种议题,本来就是两边都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到最后,又变成了僵持的局面,迟迟没有进展。而小皇帝出京三个月,时间却已经过去了一半。

于是这一日,在再一次的陷入僵局时,贺卿便慢条斯理地开口道,“陛下即将亲政,此事当在那之前办妥。既然僵持不下,那就投票表决吧。照老规矩,不记名投票。赞同往政事堂添人的打勾,不赞同的画叉。”

说着也不给众人反应的机会,一抬手,便有秘书监的官员上前,分发纸笔。

经过多年的改良,铅笔如今不但各种硬度都有,为了衬托使用者的身份,还在外观上下了大工夫。送进宫的这些,均是镀金绘彩,极尽华丽,已经被秘书官贴心地削好,可以立刻使用。

这些年来,顾铮和贺卿在朝政上互相过不去,时常有僵持不下的时候。但朝堂上的事耽搁不得,总有必须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于是投票表决的方案应运而生。

因为是不记名投票,所以也不能确切地知道每个人的态度。两方都有胜有负,这个规矩就被延续下来了。

这也是贺卿有意为之。毕竟培养这个习惯,比之跟顾铮对着干,可要难得多。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旦成为成例,就成了可以依循的规矩,以后再用,必然会省事得多。所以她才不惜花费大力气,跟顾铮一唱一和,营造出这样的局面。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