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大汉搞革命(420)

作者:御风流 阅读记录


此时背脊微弯,脸色有些发白。

他对上能称一句老熟人的文登温和地笑着:“那不能,我还年轻,远没活够呢。”

“那你这清丈田亩设屯田庠序策是什麽意思?你知不知道,此策一行,有多少蜀地世家将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时时欲除之而后快!”

“我知道。”秦游说着,但语气忽然一转,变得极为强硬,“但我更知道,脖子再硬,硬不过刀去。”

“再说了,远谋你看了此策书却没有立马把我赶出去,不就是愿意帮我吗?有你文远谋相助,天下何事不能成?”

已经站起身走到席下的文登气得折返了回来,唾沫星子都飞秦游脸上了:“你现在是堂堂的中郎将,奉天子诏令讨伐蜀地不臣,我还能把你赶出去不成?

“早知如此,我当初就该派人封锁住剑门关!”

秦游龇牙咧嘴伸了个懒腰“赶不出去最好,正好赖上你这个天下知名的麒麟子。”

-------------------------------------

其实帝相真的挺好嗑的,初遇是文相逢危难,没高祖率兵去救,文相早死挺了。

再重逢纵论天下大势,谈笑间定戡乱平难之策。

高祖起兵初期极度缺治理地方的文臣,是文相靠着家势族望,每到一处就一家家去请人出山做官,勉强把班子攒起来。

最关键的是,后来朝堂上超一半的官员和文相有关系,高祖也从不疑他,可谓是君臣相知相得的典範了。——懂点历史的小董·《帝相那点事》

第四十七章

治平九年, 九月初八,成都。

站在州学门口的李昌小心翼翼打开一张已经被磨得有了毛边,还带着一点点青色的“竹纸”, 认真地在心里默念书写其上的内容。

距离考试正式开始还有半个多时辰,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多少是个心理安慰。

这青色的竹纸是郡府发下来的。

据说是汉中郡的工匠改良了长安制造麻纸的技术, 以更便宜、更量大的竹为原料,所制造而成。

比从前所用的竹简轻便, 布帛便宜, 也不似从前麻纸那般易晕墨,不耐折叠, 而且新纸闻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竹香味,可谓是集衆家之长, 而未有其弊。

若一定要说出什麽缺点,那肯定是现在汉中的技术还不稳定。

确切来说是汉中现在没有足够的熟练工匠, 导致生産出来的竹纸经常出现厚薄不一的情况, 目前仅能供他们这些个参加郡府擢才考试的士子使用。

没错,就是郡府擢才考试。

自打东边汉中郡的那个将军秦游入了蜀,李昌就越来越看不懂局势的发展了。

毫不夸张地说,过去三个月发生的事情足抵得上他过往三十年。

先是那个姓秦的中郎将在本郡太守文登的支持下,畅通无阻地进入了本郡。

紧接着他所派遣的一部偏师, 也把江州传檄而定。

至此,不到两月的功夫, 益州三分之二的区域落入他手。

尽管在这一大片区域上, 还存在着数以万计的山匪贼寇,堪堪过万的汉中军只能将城市掌握在手中。

不过有岳云那个猛鸷无比的小校尉, 和其余几员毫不逊色的虎将在,汉中军大可作为威慑力量坐镇城中,让这些统兵将领慢慢地率领偏师,把贼匪给一股股的收拾了。

李昌当时听那些乡吏讨论,说那个年轻到过分的中郎将秦游,这辈子最差的结局也得是个蜀地王。

李昌在听过秦游的故事之后,也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但一切美好前景的憧憬,通通破灭在了五月初六那天。

那一天,秦游在剑门关上代弟受过,硬生生挨了八十脊杖,尽收三军之心。

同样也是那一天,本郡四个卓有名望家族的年轻俊杰被辕门枭首。罪状还被各曲、屯中的抚军、护军大肆宣扬,真正做到了军中尽人皆知,民间广泛流传,可谓是将那四个家族的面子放到了地里踩。

和所有人想的一样,被扫了面子的四家虽然没在迎秦游这个中郎将入蜀的大方向上发表异议,但在秦游入蜀后,却有志一同地采取了消极的抵抗策略。

他们世代居于蜀地,姻亲故旧,门人弟子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只消一个眼神,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下去,就自然有无数人为之奔走效命。

由此在秦游初期,整个广汉郡的政治生态呈现出一种超级拧巴的形态。

郡府下发的各项命令能不能传到乡亭之中呢?答案是能的。但这个时效性嘛,那就不好保证了。

反正处在成都的李昌,收到郡府会在九月初八举办擢才考试消息的时间,居然比远在广汉县的友人还要晚,消息还是友人先告诉他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