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三个纨绔的嫡母(15)

作者:湛绿 阅读记录


半晌后,赵渝收起书册,铺开画纸。

她提笔立于桌案前,挽起宽袖,神色认真,一笔笔勾勒着绣样,从前无事时她也绣了一些帕子,倒也不算陌生,只是若要拿去售卖,那纹样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直到月上柳梢头,赵渝才惊醒,纸上已画了四个纹样,只是今日已然不早了,于是她放下笔,这才发现眼睛十分酸涩,手腕也酸痛。

长静上前给她揉着手腕,轻声细语:“还望小姐仔细着身子,若是熬坏了眼睛,夫人定然心疼。”

“我就是想多帮些忙。”她揉揉眼睛,露出个笑容:“那我以后多加注意,长静你多提醒我就好了。”

“是,四小姐。”

不只是她一个人忙到深夜,赵在泽还在挑灯夜读,赵在凌则是一边拨着算盘一边记着口诀,赵在洹则是龇牙咧嘴。

“你手劲真大,也是个练家子吧。”

长柳目不斜视,给他揉开药油,赵在洹身上已经是一片通红,那些伤口被强硬揉开,活血化瘀,方才不至于形成暗伤。

“明日你同我比试比试。”

“小人不敢。”

赵在洹腾出一只手来拍拍他,一股子药油味:“就这么说定了。”

他一只手拿着书册,念叨着文章,既然放下话来,那定然是非得做到不可,读书声伴着三两痛呼,双重折磨。母亲教授的口诀倒是简单,他过两遍便背下了,唯有这满纸圣人言,实在拗口。

次日。

赵在洹一身短打,口中念念有词,刘照凑过去听了一耳朵。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一一得一,以弗无子。一二得二,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三三得九。”[1]

刘照皱眉:“什么玩意?”

他用力拍拍赵在洹的肩膀,正拍在他酸痛的地方,赵在洹顿时面色扭曲,但刘统领才不怜惜他:“小公子,这才到哪。”

赵渝早早起身,又画了几个绣样,风格各异,她来到如松院,将这些绣样交给赵在凌,赵在凌一一看过,这些绣样或精美或简朴,一旁还用小字注释了赵渝自己对于用料、绣工、定价等的见解。

“妹妹画得极好!见解更是不凡。”

赵在凌当即拍板:“我这就拿去同掌柜细谈。”

他顾不上早膳,拿着绣样便匆匆出了府,他要推出这些新鲜式样,来验证一下思路是否正确。

这几日赵府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颇为祥和,公子们再也没有无所事事,天天出去胡作非为,同赵在泽发生矛盾的林家公子坐于茶楼里,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盯着赵府。

“他怎得几天都未出府?”

上次挨了赵在泽一拳,他还想寻个机会回敬呢,但是赵在泽居然再也没有来了,真是奇了怪了。

林子成纳闷:“他不会真在准备春闱吧?”

他不禁伸长了脖子,恨不得透过这窗户,翻到赵府里去瞧个清楚明白。

小二端上茶水,笑道:“公子何不亲去拜访?”

“嗤。”林子成嗤笑一声:“该是他来拜访本公子才是。”

“是这个理。”

如他这般的人不在少数,实在是赵府近日实在安静地不可思议,二公子天天泡在绣坊里,三公子倒是本分不少,老实去往学堂,赵府到底发生了什么,真是令人好奇。

但不管旁人如何猜想,常青安一概置之不理,现下正是当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的时候,不必高调,只耐心等待便是。

待到今日酉时,常青安一一检查算术,赵在泽、赵在凌、赵在洹和赵渝都流利背出,这让她感到欣慰。

赵在泽照例讲学,这次他重点盯着赵在洹,又当场抽查了他的背诵,赵在洹也背出了,而常青安在他讲完后,再次教授一些算术。

“假设有甲只兔,又有乙只鸡……”

她本意在于赵在凌,因着打理铺子,算术一道于他大有帮助,但其他孩子多学些也不是坏事,见多识广,方知天阔。

而后常青安提笔留下一道算术题,当做习题。

“现下你们都可说一说素日发生的事。”

赵在凌当先开口:“我已命人纺织,妹妹给了我一些花样,不日将在京城售卖。”

赵渝羞涩低头,她腰间悬着那枚玲珑球。

赵在泽肯定:“不妄自菲薄,不心比天高,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做得不错。”[2]

“那二哥送我几条帕子擦汗。”

赵在凌没好气地说:“府中难道还能少了你帕子?”

赵在洹耸耸肩:“小气。”

“还是妹妹画的花样好看,定然能大赚一笔。”

他摩拳擦掌,一腔豪气。

“我不过略尽绵薄之力。”赵渝忽而想起那方被绞碎的青楸色帕子,她小心翼翼地看向常青安:“母亲,您喜欢青楸色吗?”

常青安看着她忽闪忽闪的眼睛,微微一笑:“喜欢。”

“那我给母亲绣一方帕子。”

赵渝小声道,眼中浮现点点雀跃。

“多谢渝儿。”

“待织出几匹好布,我定送给母亲。”

赵在凌附和道,心中激动,他会还债的,如今不过几匹布,往后他定要为母亲搜罗来天下珍奇之物。

赵在泽皱眉,他并无什么技艺,想来竟无物可献给母亲,赵在洹攥紧了拳,他昔日说过送母亲一支新发簪,他绝不会失言。

常青安:“我已明了你们心意,此心重于万金,凡俗不可及,更无高下之分,无需攀比。”

“是。”

她想要的,从来不是荣华富贵。

“既说到纹样,我也有一法。”

常青安看向赵在凌:“若纹样可变,则整体式样可否更改?”

既然图案可以变更,颜色也可以重新搭配,那么版型样式自然也可以重新设计,她提笔画下一版,参考了现代服饰,添加了一些流行要素,交予赵在凌。

赵在凌恭敬接过,双眼一亮:“多谢母亲点拨。”

不是他想不到,而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在于此,这局限性,更不仅仅在于服饰。她从旁提点一二,再任由赵在凌发挥,两相结合,走出符合这个时代的路来。

常青安想到一事,开口道:“再有二月,便是馆试,在泽可想全心备考?”

如果赵在泽觉得每日给弟妹讲学耽搁了时间,那么便暂时取消,无论如何她都尊重赵在泽的想法,她也不欲给他施加压力。

赵在泽起身:“母亲无需忧心,给弟妹讲学也是一种温习。”

这些时日,他每堂课都做足了准备,不同于以往的死记硬背,他是深入理解并结合起来研习,自成一套想法归于脑内,这一次,他有信心。

他郑重道:“在泽定不负母亲所望。”

他要一雪前耻,带给母亲无上荣光。

作者有话说:

1.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以弗无子。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出自《诗经》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

第12章

◎莫问前程◎

这日,赵在凌推出了样式各异的绣帕,他和赵渝一同着手在改良衣衫,经由常青安的提点,除了颜色外,大有可做改变之处。

不仅如此,他更推出了价格低廉的布料,更适合手头不大富裕的平头百姓,做工精细,也有简约刺绣,二者兼顾,倒也赚不少。

只是商贾素来地位低微,京中贵人的铺子多奢华,价值不菲,他堂堂二公子,不仅频频出入秀坊,更是亲自打点,难免招人口舌。

“赵二公子,上来坐坐。”

听春楼上,一人探出窗外,举起酒杯向他示意。

他是许家的次子,许扬清,家世不俗,也是京里有头有脸的公子,从前时常一起饮酒寻乐。

赵在凌看着他戏谑的眼神,他笑了笑,掸了掸袖子,从容走上楼,他已有数日不曾来了,竟有几分恍若隔世之感。

同类小说推荐: